缅甸疏远中国:中国4年来首次让出第一宝座

  •   

 缅甸的将军们终于认定,自己太过依赖于中国级别相对较低的庇护者。他们认识到,缅甸的最佳选择将来自于广交朋友。

  这并不意味着正在进行改革的缅甸政府将彻底背弃中国。一方面,再过几个月就开始向外输送缅甸天然气的新管道全都通往中国,而且在西方对缅制裁多年之后,中国企业在缅甸已拥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国内生产总值(GDP)只相当于美国弗雷斯诺市或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的国家而言,缅甸可向中国学习很多东西。

  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建议“睿智地处理”国际关系,这就要求在争先恐后欲投资于缅甸的各色示好者(包括中国)之间把握好平衡。

资料图:中缅天然气管道

  中国试图在这种混乱当中恢复部分消逝的对缅影响力,因此它必须反省一下究竟是如何疏远了昔日的附庸国的、从中又可汲取什么样的真正教训。最后,让中国更担心的很可能不是其对缅甸的影响力减弱,而是缅甸之春的民主觉醒或许会波及到边境对面。

  美媒:中国认为缅甸无法承担疏远中国的后果 ]

    缅甸和很多亚洲国家对中国这位巨邻与日俱增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怀有越来越多的不满。邻国对中国从商业到地缘政治等各个领域均充满担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东南亚政治的专家郭继光近日在一份有关中国地区安全环境的报告里写道:一些国家的百姓对中国不满,这种感觉正日益强烈;他们对中国在自己国家所扮演的角色感到不开心,如果我们忽视当地民众的看法,长远来看我们将付出沉重代价,这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敲响了警钟。

   中国本打算在海外获得更多资源、赢得更多尊重和更多盟友,但反华情绪加大了中国在这方面努力的难度,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已经付出了代价。

  几个亚洲国家对中国出现的负面反应,似乎揭示出北京10年来在周边外交政策方面的局限性。在越南,因与中国的领土纠纷而爆发了多次抗议示威,抗议者喊出了“打倒中国”的口号;在柬埔寨,一些当地人指责中国企业出于农业投资的目的强迫本地村民离开自己的土地;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