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八号情报机曝光 非南海撞机EP3山寨货

  • 北京晨报网   

 

2、中国版EP-3?

 

一提起电子侦察机,很多军迷就会自然联想到2001年发生在中国南海中国歼-8II战斗机与美国海军ER-3型侦察机相撞事件。

 

当时美国海军装备的EP-3 “白羊座Ⅱ”电子情报侦察机是美军电子侦察任务的主力,性能先进,装有名为“LINK11”数据链系统以及名为AN/AYK-14的中央计算机,配备了尖端的电子信息拦截系统,它可以探测并追踪雷达、无线电以及其他电子通讯信号。侦察机利用传感器、接受器和碟型卫星电线,可以对很大一片范围进行电子信息的监听,可从740公里外的地方截获雷达和其他通讯信号。

 

也有人认为,近日曝光的高新八号就是中国版的EP-3。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2001年撞机事件后美军EP-3侦察机曾迫降海南岛,为中国工程师近距离接触这种当时属于先进行列的侦察机提供了可能。实际上,迫降海南基地的EP-3侦察机在降落前很可能就已经对相关技术做了保密措施,而且在后来拆解运输的过程中,也是由美方人员独立完成,中方人员并未参与。将高新八号与美军EP-3比较,也存在时间上的不合理性,如今中国军机的电子信息技术已不可同日而语,与老旧的EP-3相比,性能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侦察机当属由波音707客机改造而来的RC-135飞机,该机自问世以来已有多个改进型号。最新改进的X型装备了电子光学系统,包括远距离可视红外侦察传感器、远距离激光距离测量系统和任务检验软件。这套新系统可以与美国空军战机和地面指挥中心甚至与卫星直接联系,能够把最现实的情报在第一时间里传给世界范围内的美军战区指挥官。

 

这种侦察机的最大航程可达1.2万千米,飞行高度通常在15千米以上,巡航速度为860千米,续航时间可超过12小时,由于各种型号的RC-135都装有空中加油装置,因此实际上的飞行时间可以大大超过 12小时,空中滞留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侦察机”。

 

当然,发展大型电子侦察机的前提是先得有大飞机。虽然我国正在研制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但这类飞机强大的运载能力,更适合作为预警机平台使用。对于载重要求稍低的大型电子侦察机而言,运-20有些“大材小用”,侦察机也更注重优秀的巡航能力、较远的航程和较长的滞空时间。而美国RC-135走的是民机改军机的道路,我们期待中国在国产民航大型客机能有更出色的表现,能为中国打造大型电子侦察机提供性能更加的搭载平台。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