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少帅"张勤耘的滑铁卢 从领军人到违纪落马
- 中国青年报
报界“风云人物”
张勤耘的父亲张国金评价,杨卫平是儿子的领路人。
2000年8月14日,杨卫平因病去世。杨去世后,年仅30岁的张勤耘因为掌管楚天都市报的广告经营,成为实权人物。
2004年8月,张勤耘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楚天广告总公司总经理。
在王书眼中,这位说话带着广水口音的老同事变得愈加老练。他脑瓜特别活络,口才很好,喝酒的时候,祝酒、敬酒、串场,特别会活跃气氛。
常年分管经营的他,业务能力有目共睹。他曾带领《楚天都市报》广告经营团队实现年广告收入从零到6亿多元,累计创收超过30亿元的飞跃,创造了湖北报业的奇迹,被《中国报业》杂志评为2004年度全国报业十件大事。
从总经理的经营岗位到总编辑的采编领导岗位,张勤耘花了3年。
2007年6月,张勤耘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兼《楚天都市报》总编辑。
一位《楚天都市报》前员工回忆,张勤耘身为老总,几乎喊得出每个记者的名字。这让同事们对他颇有好感。“我们那时候的福利待遇也很好”。
上述人士介绍,张勤耘对报纸很有感情,时常带人去大街上卖报纸。
担任总编辑后,他就提出楚天都市报的第二个十年战略—向主流化转型。
他曾公开表示,都市报的第一个十年,是开启了服务湖北居民的时代。
而第二个十年,就是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如何把传统媒体的办报理念,深入网络时代。
张勤耘积极推进报纸改版,2008年组织记者参加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报道。他们又推出“信义兄弟”、荆州“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暴走妈妈”陈玉蓉等报道,连续4年有7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当时,张勤耘得知“信义兄弟”的感人故事后,迅速安排记者,给足够的版面率先报道了这段兄终弟及的守诺事迹。
这位报社的年轻老总,身上也不断聚集了各种光环: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2011年11月,张勤耘担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正厅级干部。
身兼集团“党委委员”和“总经理”,他在这栋大厦中有着显赫的地位。经过多年组建的商业帝国,旗下除了报纸和杂志,还涉足广告、文化创意产业、酒店投资、小额贷款、房地产开发等16个行业。
张勤耘的父亲张国金评价,杨卫平是儿子的领路人。
2000年8月14日,杨卫平因病去世。杨去世后,年仅30岁的张勤耘因为掌管楚天都市报的广告经营,成为实权人物。
2004年8月,张勤耘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楚天广告总公司总经理。
在王书眼中,这位说话带着广水口音的老同事变得愈加老练。他脑瓜特别活络,口才很好,喝酒的时候,祝酒、敬酒、串场,特别会活跃气氛。
常年分管经营的他,业务能力有目共睹。他曾带领《楚天都市报》广告经营团队实现年广告收入从零到6亿多元,累计创收超过30亿元的飞跃,创造了湖北报业的奇迹,被《中国报业》杂志评为2004年度全国报业十件大事。
从总经理的经营岗位到总编辑的采编领导岗位,张勤耘花了3年。
2007年6月,张勤耘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兼《楚天都市报》总编辑。
一位《楚天都市报》前员工回忆,张勤耘身为老总,几乎喊得出每个记者的名字。这让同事们对他颇有好感。“我们那时候的福利待遇也很好”。
上述人士介绍,张勤耘对报纸很有感情,时常带人去大街上卖报纸。
担任总编辑后,他就提出楚天都市报的第二个十年战略—向主流化转型。
他曾公开表示,都市报的第一个十年,是开启了服务湖北居民的时代。
而第二个十年,就是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如何把传统媒体的办报理念,深入网络时代。
张勤耘积极推进报纸改版,2008年组织记者参加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报道。他们又推出“信义兄弟”、荆州“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暴走妈妈”陈玉蓉等报道,连续4年有7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当时,张勤耘得知“信义兄弟”的感人故事后,迅速安排记者,给足够的版面率先报道了这段兄终弟及的守诺事迹。
这位报社的年轻老总,身上也不断聚集了各种光环: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2011年11月,张勤耘担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正厅级干部。
身兼集团“党委委员”和“总经理”,他在这栋大厦中有着显赫的地位。经过多年组建的商业帝国,旗下除了报纸和杂志,还涉足广告、文化创意产业、酒店投资、小额贷款、房地产开发等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