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苹果来说,Google是友非敌
有些盲目支持者会认为双方必须拼个你死我活。
如果Google倒台了,那么手机将都变成“整合型”;如果苹果倒闭了,我们就只能活在一个免费开源的世界了。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苹果支配其中一个,Google统治另一个。
总有一些公司站在“整合型”阵营,也会有另外一些公司拥护“开源”。如果Google不依靠Android占领开源市场,就会有其他公司基于Linux开发类似平台的。如果苹果没有统治“整合型”市场,也会有其他公司代替他们的。
Google是统治开源市场的最佳选择。在未来,Google会赚取多数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而苹果会掌握多数手机和平板电脑利润。这种平衡状态是两家都乐于看到的。苹果也无意做低端市场的老大,他们只想做高端市场,愿意将更多的用户拱手让人。
Google的模式会将硬件和软件的利润降到最低,而把广告作为主要利润源。Google愿意看到硬件利润降到最低,因为他们自己不做硬件,而低硬件利润会降低产品售价,从而增加用户数量,广告和其他服务赚钱就更多。
苹果自己生产硬件,不会关心硬件企业的利润如何,自然也就不担心用Android的厂家把利润都赚走了。与此同时,RIM、HP、黑莓等公司实际上才是苹果的竞争对手。他们要在苹果共同生存在一个环境,都提供整合型产品,因此竞争同样的资源。
请别误会,苹果和Google也有直接竞争的领域,但二者重叠的部分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小。Google实际上为苹果提供了更多好处。
比如说,Google为苹果iPhone的用户体验就贡献颇多。从我个人来讲,我的iPhone屏幕第一页就有很多Google的应用程序。比如,我每天都要用Google地图,喜欢用Latitude跟踪家人行踪,也很喜欢各种玩Google+;更不用Google搜索应用了,那绝对是iPhone上最好用的软件,可以语音搜索、拍照翻译、拍照搜索,可以说将iPhone的体验发挥到了极致。比较这些Google应用程序(地图、Latitude、G+、搜索、Gmail)和苹果自带应用程序(计算器、记事本、股票、天气、联系人),那么Google程序绝对完胜,没有Google的话,iPhone定会逊色不少。
当然这种观点在iPad上可能不成立,因为苹果部分iPad程序还是比Google的更给力,但总体来说Google还是为iPad添色不少,比如Google Earth可以算是iPad最好用的三款软件之一。Google最近还改进了搜索应用,更加适合iPad这样的平板电脑。
不仅如此,Google为iPhone和iPad设计的应用程序都是免费的。试想一下,Google完全可以把这些好用的程序当作Android的竞争优势,只在Android平台推广。但正因为他们的业务模式不同,Google只想卖更多广告,所以Google乐于为iOS设计应用程序和服务,且做得与Android平台上的一样好。
曾有一句谚语说:“敌人之敌即为友。”苹果和Google实际上有很多共同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