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保险业未来发展需做系统性反思

  •   
(和讯放心保)消息 由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2014年第十一届北大赛瑟(CCISSR)论坛”于4月18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会上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发表主题演讲。

他表示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在广泛思考和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再出发”。即我们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和艰巨的改革任务,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再出发。与以前相比,我们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和问题积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更加深刻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需要面向未来和本质创新的路径选择。如果我们把目光收缩到保险行业,面临的形势、问题、矛盾和挑战也一样,为此,我们也需要对我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做一个系统性反思。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副总裁王和

以下是王和的发言实录:

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同时,也非常认同这次论坛的选题: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在广泛思考和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再出发”。即我们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和艰巨的改革任务,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再出发。与以前相比,我们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和问题积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更加深刻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需要面向未来和本质创新的路径选择。如果我们把目光收缩到保险行业,面临的形势、问题、矛盾和挑战也一样,为此,我们也需要对我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做一个系统性反思。在此基础上,从新时期、新认识和新路径这三个维度,对未来做一个全面的观察,并提供一个系统性解决框架。

一)关于“新时期”问题

就“新时期”而言,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去观察面临的形势。首先,是行业外部形势,一个重要视角是对三中全会《决定》的全面解读、理解和把握。《决定》提出了未来国家治理要实现“两个现代化”,即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在实现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解决以往过于依赖行政和财政的做法,全面引入并发挥市场的作用,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市场化手段,保险无疑应当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应将保险纳入未来国家治理范畴,对社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再结构,一方面能够提升治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保险行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在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关键是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险作为一种现代经济制度,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市场化两大特点,为此,保险应当成为政府处理“两个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保险业需要思考如何在这种转型中扮演“接手”和“助手”的角色。所谓“接手”更多的是在政府剥离社会风险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去承接,以减少行政和财政的压力;所谓“助手”更多的是在推动全社会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通过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此外,本届政府在改革转型中提出的两个基本诉求也需要保险业予以高度关注,即“花钱买机制”和“惠而不费”。“花钱买机制”意味着巨大的空间,但这种空间是需要行业去发现和实现的。“惠而不费”需要保险业提供的服务是“实惠”的,更重要是“不费”的,这就需要保险业认真思考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率问题。

其次,是行业内部形势,过去30年我国保险业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尖锐和突出,许多问题已经绕不过去了,比如寿险发展逻辑是什么?是坚持保障,还是突出理财。涉及近400万的个人代理营销员制度怎么改,往哪里走?银保模式的未来是什么,特别是在银行系保险公司异军突起的背景下。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已明确,但面临的问题是实现路径,特别是在财产保险行业进入盈利下行周期的背景下。问题很多,也各不相同,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即我们需要正视并回答一个基本问题:靠什么发展,凭什么盈利!在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行业要深化改革转型,形成一个面向未来的科学发展新模式,并打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关键是要学会“跳出保险看保险”,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用一个更大的视野去看保险,去构建行业发展的大格局,实现自身的大发展。

二)关于“新认识”问题

就“新认识”而言,保险业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身职能和作用的再认识。社会往往更多地关注保险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职能,却忽视了保险的社会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的作用。面向未来,无论是行业,还是政府和社会要高度关注保险的管理功能,并加以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人寿保险通过跨期安排和财富管理,能够很好地稳定人们的预期,继而促进和扩大内需,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各种责任保险能够集合广大投保人的利益,形成一种“利益集团”,对相关行业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制衡,继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现代保险业除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管理性外,一个最重要特征是正外部性,也称为“溢出效应”,即经济行为个体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过去保险的正外部性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和盲目体现的,面向未来,保险业应从制度、产品和服务层面,实现一种基于主动设计和广泛合作的正外部性安排。保险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当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社会和投保人能够“免费搭车”。保险业要深刻理解并光大传统文化中“大我小我”和“渡人渡己”的智慧,学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成就自身的发展。

二是对科技发展形势的再认识。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基础,包括我们的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甚至是颠覆了许多传统思维和方法。面向未来,保险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新技术有足够的敏锐和把握,特别要关注四大领域:第一是平台化问题,社会的平台化是一个大趋势,平台化将挑战保险,乃至金融行业存在的两大基础:1)数的集合。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集合的可能性与效率。2)专业性。在搜索引擎时代,专业已不再是个体,或者机构的专利,它成为一个社会概念。保险需要思考从一个更制度的平台向一个更技术的平台过渡。第二是大数据问题。大数据将从根本上改变保险业,因此,如果说任何行业均可以,但只有保险业不能忽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将改变认知科学和预测科学,将改变大数法则的基础。风险的判断将从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走向基于实时数据关系的决定。关于新技术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基因工程,当生命已经成为可知和可控的时候,人寿和健康保险还保什么?当基于车联网的永不碰撞的汽车上路的时候,汽车保险还保什么?同时,从初期看,行业的创新诉求和动力来自洞察并实现新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行业的经营效率。但面向未来,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助力改变社会和生活,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成就自我。

三)关于“新路径”问题

把握形势,提高认识的落脚点的探索一条面向未来的新路径,回答“靠什么发展,凭什么盈利”的问题,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在这些方面开展了一些非常有意义,且极具建设性的实践。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三个案例。

1)医患纠纷的保险解决模式。长期以来,医患纠纷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焦点和难点,“温岭事件”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再次将这个问题暴露出来。我国医患矛盾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医疗资源短缺、医疗体制改革、法制环境不健全和民众医疗知识缺乏等因素,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下,往往将政府、医院和患者置于一种相互不信任和对立的局面。从国外的先进实践看,通过市场化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介入,能够很好地集合并代表广大患者的利益,对医疗事故的原因和处理进行专业判断,同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补偿,为和谐关系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较好地解决以往医疗事故处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重塑医患之间的信任。

宁波保险行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保监局、卫生局和司法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探索出了医患纠纷的“宁波解法”。220家公立医院均自愿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保险行业设立了“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负责医疗事故案件的资料收集、咨询评估、沟通协商和理赔处理,同时,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医疗事故的处理从医院内转移到医院外。制度设立至今,累计受理纠纷4740起,调处4099起。纠纷金额从7.7亿元下降到1.7亿元,医院和患者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最重要的是医患纠纷,特别暴力事件大幅度降低,“医闹”现象基本杜绝。

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可以探索医疗责任保险与职业年金有机结合的模式,通过建立“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在单位和个人之间,实施保费和责任的分摊制度,同时,通过医师职业年金制度,将二者的管理有机融合,将医疗责任保险的“个人账户”与职业年金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一种与医生个人长期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激励机制。

如果按一个大中城市2000-5000万保费计算,我国的医疗责任保险的市场空间大约在100亿—200亿。如果配合推动医师职业年金制度,则市场潜力则更大。

2)农业风险管理的遥感技术应用。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二是经营管理的效率困境。2007年在“三农”政策的引导下,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通过保费补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业务开办七年,累计为近1.5亿户次农户支付了保险赔款760亿元。

中国人保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通过对空间信息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的利用,搭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风险管理和农业保险经营的新模式。新模式通过网格化技术,对种植面积进行基础信息处理。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的全新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一旦发生大面积灾害,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不得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劳民伤财”式的查勘定损模式,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直观和精确地分析并确定损失范围和程度,将损失与承保信息关联,确定具体的损失农户和损失金额。不仅大大提高了定损的精确度,更是大大提高的经营效率,避免了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同时,快速理赔也大大提高的农民的满意度。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也为地方政府管理农业生产,包括确定实际播种面积、病虫害防治、灾情报告等均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手段,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好评。

3)交通事故处理的远程技术解决方案。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交通拥堵已成为许多大中型城市的“通病”,交通事故及其处理已成为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随着汽车保险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的事故处理能力也面临巨大挑战,而能力不足势必导致客户的满意度降低,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厦门保险行业与当地交警部门合作,利用交警智能交通控制中心(ITCC)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并与110报案电话进行联动,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保险车辆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模式。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进入交通控制中心,在视频监控中及时发现交通事故,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取证,自动识别车号,自动调取车辆信息库核对车型,继而进行定损和理赔,通知事故双方快速撤离现场,并将定损情况传送到指定的4S店。

这种模式将大幅度降低保险公司查勘理赔的成本,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和保险费率,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快速处理能够大大缓解交通拥堵压力,给社会创造巨大福祉。

以上仅是保险业许多实践的三个典型,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如在解决我国养老资源的供给方面,在通过物联网变革医疗管理模式方面,在巨灾风险管理,特别是灾后重建资金保障方面,在食品安全保障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应当讲保险均是大有可为的,也应当是大有作为!

最后,作为结语,我想说:中国人讲“审时度势”,在我国保险改革开放走到了今天这个时点,需要对未来和大势做一个判断,对方向做一个把握。中国人讲“本立而道生”,在我国保险再出发的时候,需要对许多问题有一个根本性和前瞻性的认识,因为,只有把握根本,才能够把握未来。中国人讲“谋而后动”,总结行业先进实践,充分发挥正外部性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中国保险业就能够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