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旧德里
- 南方都市报
我中学的地理课本上,说到印度首都的时候,总是叫新德里,仿佛是在旧德里之外新造了一座城。其实不然,新旧德里不过就是新城区和老城区,统称都叫德里。一个正常的城市,总免不了有新旧之分,贫富之分,但德里新旧城区的差异之大,在我,是前所未见。
在德里的第二天,我大早起来坐地铁去著名的红堡,在旧德里。地铁出口设在一个类似城中村的地方,出来再走长长的街道,一路让我触目惊心。因为时间还早,长长的一条大道,路两边的屋檐下,流浪汉们仍在睡梦中,裹着毯子,蒙住脸,席地而睡,便溺味道弥漫。尽管前一天看到德里的脏乱给了预防针,但看到这一幕,仍让我着实吃了一惊。这里可是首都啊。
当我从红堡逛完出来,重走了一次来时路,去地铁站。这时候,雾霭消散,太阳升起,见到有慈善组织开着破旧的面包车来,街边的露宿者排队,领餐,以及撸起袖子,打疫苗。而趁着气温上升,传闻中的露天洗澡也见到了,一位正满头泡沫在洗头,一位穿着内裤,泰然自若地在搓澡,污水流遍街道,行人见怪不怪。我忍不住偷偷拍了两张。坦白讲,那一路的露宿者,以及露天沐浴者,给予我的视觉冲击如此强烈,以至于看印度美女的心思都消失殆尽。
下午去印度门。遇到一位友善的印度长者,耐心地给我指路,虽然事后从地图上看,走了冤枉路,却也邂逅了一段漂亮的街道。从建筑规模上来看,应该是德里的高尚住宅区,绿树成荫,车辆稀少,安静宜人。几乎家家都是深宅大院,大门紧闭,仅留一个猫眼来透视外面的世界。更有甚者,门口堆着沙包,以及架枪的护卫。而从印度门到总统府的拉杰巴特街,道路宽阔,草坪如茵,两旁的机关大楼建筑精美,令我怀疑上午去过的地方不在同一个德里。而大树底下,有尊者在给信众讲经的一幕,又最接近我出发前对印度的想象。
印度的卫生状况名声不佳,但在德里,景点里却是意外的干净整洁,顾特卜铁塔,红堡,胡马雍陵墓,都是如此,和墙外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事实上,在德里,有现代化的一面,有地铁,尤其是往国际机场的快线,干净整洁,比欧洲好些城市都好(据说是日本援建的);高楼不多,但总还是有;康诺特广场店铺林立,人潮汹涌,现代元素并不缺。但另一面,露宿街头者众,随街便溺者常见,交通混乱难以形容,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呢?用新与旧来区分太过草率了。
我想不明白康诺特广场上,为什么任何时候都有如此汹涌的人群,我同样说不清楚德里是个怎样的城市。其实,对于旅途中的城市,我是个实在微不足道的过客,好与坏,喜欢或厌恶,总是任凭个人爱好,都是摸象的盲人。当我对印度餐馆保持了一天的警惕,饥肠辘辘之后,遍寻麦当劳而不得,找了家路边餐馆坐下,要了一盘看起来最简约的炒饭,咬紧牙关,我终于把夹杂了大量咖喱、莫名香料、奶酪、辣椒、胡萝卜等等的炒饭吞咽下去。是的,如果能说清楚这一盘炒饭的味道,那么,我才有勇气来说一说偌大的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