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八连”永不生锈的“精神密码”
- 新华网
官兵在细微之处抠作风。”张静说,“以前我把艰苦奋斗的概念理解得太狭隘。”
前任指导员崔成贤对这个问题解释得更为直白:清理山路,捡回来的枯树枝扔掉也是扔掉,何不多发挥点作用?
连队移驻到横琴岛上的第一代官兵砌起来的柴火灶至今依然在使用,这不是刻意地让大家记住艰苦奋斗的老传统。崔成贤认为,光靠记的作用是有限的。
“柴火灶我们用来煲汤,不占用正常灶的使用,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专门把这些树枝处理掉。”崔成贤说,“更重要是,打起仗来,煤气等燃料不一定保证一直供得上,军人必须把一切生存技能练好,即便是条件好了。”
八连平均每年节约自来水上千吨、生活柴油2吨、市电4000度。官兵用实际行动证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物质条件的好坏无关,而是要保持一种昂扬积极的精神状态。
连队要买割草机,改变以前官兵用大剪刀除草的历史。连队专门开了个讨论会,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大多数官兵认为,艰苦奋斗并不是拒绝先进的生产方式。
而官兵思想上更大的共鸣是,艰苦奋斗传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而无论坚持还是创新,都是围绕提高打仗能力。
年前,前指导员罗茂坤回连队探望。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