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八连”永不生锈的“精神密码”

  • 新华网  

被八连战士请进了营房,当时他什么都没带。被褥送来了,干净的衣服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送来了。

 

仅仅过了4天,台风还余虐未了,但老邵跟他的渔民兄弟走出营区,一排牢固的简易房已经搭建起来。

 

“他们是我的亲人。”邵宝山说,“值得托付的亲人。”

 

    吃得苦,才有力量捍卫甜

 

排长张静毕业后分到连队的第一件任务是扎扫把。他跟班长学着把几根枯树枝聚拢在一起,在根部绑上铁丝。

 

张静只知道这个连队就是以“艰苦奋斗”著称的,可能这就是艰苦奋斗吧。

 

但是时间越长,他越禁不住地想,艰苦奋斗难道就是这样矫情的苦行僧生活?明明可以买扫把,为什么要耗费人力和精力去自己扎,这不是刻意是什么?腾出时间来训练或娱乐岂不是更好?

 

后来他才知道,这不是“矫情”,而是连队磨练心志的传统之一。扎扫把看似简单,诀窍却不少,挑选什么样的树枝,怎么扎才能耐用都是有说道的。就像训练带兵一样,什么样的战士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如何最大发挥他们的长处都要讲究方法。

 

“这些粗大又不失韧性的枯树枝扎成的扫把扫营区特别好用,可以省下一笔费用不说,也像叠被子、踢正步一样,让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