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 妙不可言的“亚洲玉都”

  • 南方都市报  

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建筑古色古香、飞桷凌空,被称为“岭东古建筑的明珠”。

↑揭阳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榕江畔的揭阳新城区。

发现粤东

揭阳是潮汕三市之中距离珠三角最近的城市。厦深铁路开通,在揭阳设站,潮汕机场又搬迁到这里,使得揭阳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其区位优势也日渐显露,这在客观上加快了本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少亲身来到揭阳的游客说,来到这里才发现,揭阳其实妙不可言。

揭阳·地理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临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揭阳是中国最大最集中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有“亚洲玉都”和“中国五金基地市”之称。

揭阳·自然

揭阳自然资源丰富,揭阳市全市河流总长1097.5公里,年均径流量6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铜、铁、金和钾长石、花岗石、稀土、瓷土等。揭阳全市现有森林蓄积量32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9%。植物种类1130多种,其中稀有植物20多种,如乌相、桧树等。名贵水产品有龙虾、青屿蟹、石斑鱼、鲍鱼等。揭阳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黄岐山风景区、桂竹园风景区;惠来金海湾植物园、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楼、百花峰、铭湖岩。揭西县有大洋度假村、京明温泉度假村、黄满磜瀑布群、广德庵洞天、百潭谷胜地、钱坑石灵寺风景区、龙潭飞瀑等。

揭阳·人文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有众多寺庙、古迹,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主要人文景点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阳学宫、潮汕守护神祖庙-霖田祖庙、双峰寺、方耀故居德安里、林则徐纪念馆、盘龙阁古寺等等。另外,揭阳美玉文化特色旅游和普宁商贸购物旅游都非常有名,吸引了大批商务游客。

美食特产

揭阳物产丰富,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来到揭阳,你会恨不得“多带几个胃”,因为地道美食和小吃比比皆是,有奎地乌叶荔枝、邹堂青皮梨、华清竹笋、狮头油甘、潮州柑、竹蔗、高埔育梅、惠来菠萝、橄榄、永华茗茶、揭阳乒乓粿、新亨菜脯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伍世然CFP供图

揭阳·行游体验

和很多城市一样,来到揭阳,无论你想感受厚重的人文历史,还是只是休闲放松,都可以找到满足你的地方。这个城市的另一个特点是,产业旅游相当发达,拥有玉器、服装、药材等专业市场,特别适合商务游客前来寻找商机,展开商务之旅。

在揭阳学宫感受历史的厚重

在繁华热闹的揭阳市区,有一个粤东乃至全省都赫赫有名的古迹,那就是位于韩祠路口东侧的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这座建筑古色古香、飞桷凌空,被称为“岭东古建筑的明珠”。揭阳学宫兴建于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对揭阳以至岭东地区的人文景观都起着很大的影响。孔庙周围如今已发展成了繁华的商业区步行街,但一进棂星门,内心就会马上安静下来,环绕孔庙的斑驳古老的围墙都是风雨沧桑的沉淀,让人感受历史的厚重。揭阳学宫现存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占地规模为华南诸学宫之冠,是全国府县级最大的学宫。作为封建社会揭阳的唯一官学,揭阳学宫自宋至清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为揭阳赢得“文化之乡”美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由于历史上的兵燹天灾,“文革”期间的拆毁、改建,使揭阳学宫整体呈现破旧、局部濒危状态。数年前,有关部门对揭阳学宫按清光绪年间格局进行了全面修缮,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学宫又焕发了生机。不少家长和莘莘学子都会来这里参拜祈福,祈求学业有成,一切顺利。

在京明温泉度假村逛“长城”

揭西县京溪园镇,有一个京明温泉度假村。不说你绝对想不到,这可是中国最大的度假村,是一个集生态茶园、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里有山有水,鸟语花香,除了有占地100亩的温泉休闲中心,还有水上世界、小鸟天堂、动物园、垂钓区、橡胶园、果林园、盘国仙师庙、送子观音庙、京明长城、儿童娱乐区、电玩城、茶山画廊、茶艺馆、会所(健身中心、游泳池、网球场),非常适合来这里住上两三天、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游客。京明长城是度假村的一大亮点,它位于度假村的中部,全长3.2里,是仿照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而建的。京明长城风景区两旁绿树成荫,沿途有唐僧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往西天取经路上的典故,十八座碑石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尊像,周边风景如画,景色宜人。

阳美玉都———中国最大最集中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

揭阳蓝城区磐东街道的阳美玉都,是中国最大最集中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素以“金玉之乡”著称,是集玉器设计、生产、加工、商务、会务、旅游观光、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是揭阳市“三个文明建设示范单位”、“特色产业先进村”、“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村”、“旅游观光新亮点”、“旅游定点购物单位”。自1905年起,村民就从事玉器加工生产贸易,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全村总人口2800人,共600多户,有大小玉器加工生产贸易企业400多家,专业从事玉器加工生产贸易的村民有1500多人。加工玉器的原材料是来自缅甸、中国新疆的和田等著名玉石产地的优质玉石和无瑕白玉石,产品有翡翠龙带钩、紫色玉观音、翡翠玉镯、戒指、戒面、鸡心、玉佩、玉坠、仿古飞禽走兽、玉香笼等数千个品种。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