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奇葩市将迎来重要转机
- 未知
世界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这句话放到A股就变成了笑谈。整整一年,从IPO停发到重启,政策不见少,很难想象,新股停发、减息、经济见底、优先股、企业年金不一而足,然而股市还是一个劲往下跌,股民数量也终于迎来了历史的新低。
A股就是一朵奇葩,一朵无视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位居全球前列的奇葩。中国证券市场从成立到到2013年底,与世界主要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巨幅波动及巨幅下跌与上涨的比例名列前茅。作为GDP增速全球第一的国家,面对着证券市场有如此糟糕的表现,实在是管理层应该反思的问题。
A股为什么熊冠全球,有各种各样的分析,从制度缺陷,到投资者素质,各种说法。有人喜欢拿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进行对比,高呼着,中国应该学习美国开放注册制、加大退市力度、实行T+0、开放优先股。然而结果如何呢,过去整整一年中,我们看到这些期盼中大部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应。A股不仅没有走出行情,反而每况愈下。
股民摸不着头脑,为什么经济这么好,股市这么糟。监管层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我下了这么大力气来整治股市制度缺陷,却仍然鲜有回应。
是不是A股就是天生的奇葩命?我说不是,A股缺的究竟是什么?是地位。
政府一直说要盘活证券市场,然而盘活证券市场来干什么,语焉不详。我们看到美国的经济制度,完全是围绕华尔街的资本市场进行运作的。这种模式下,资本真正是得到市场化的运作,而华尔街主导的美国经济,实际上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效率最高的经济体系之一。资本的逐利和投机性在这种体制下被完美呈现,得到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美国能够收拢一批脸谱、谷歌、苹果之类的国际科技潮流领先者。这种经济模式之下,对于机会和风险的嗅觉都更加灵敏,也因此,美国能够迅速从次贷危机的泥潭中走出,而仅仅只依靠了相对单一的货币政策。
而反之我们来看中国,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政府认为哪些行业应该得到重视,那么政策和资金将被进行倾斜和聚拢。资本的运作并不是市场化,反而是越宏观的领域体现出的就越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这种状态下,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近年来对于地产市场调控的难以为继以及经济转型的步履缓慢。
而我们反观证券市场,既然资本和市场不是中国经济的主导,那么包含在其中的证券市场必然不会有太高的地位。证券市场之于美国式经济中枢,是调节经济和资本趋向的核心,因此必然受到整个政府的重视。而中国,核心是政府行为,证券市场是必须要有,但是用处不大的配件。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漫无止境的圈钱,以及证监会一切以圈钱为出发点的改革政策。这种情况下,A股的奇葩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所幸的是,我们看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政策对于A股的关注度正在提高,高层数次表明了对于证券市场的期待以及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意味着,随着中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度,原本被用于摆设的资本市场将越发明显的担当起重要的支柱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则将逐步迎来趋势的底部,我们看到近期的下跌,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经过了五年的漫漫熊市,技术面的楔形整理已经进入尾声,而随着经济转型和政府转型的加速,股市的黎明就在眼前。
传媒中国股评:A股奇葩市将迎来重要转机,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