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铸就战鹰飞天路
- 解放军报
。该工程部队官兵一年四季蹲机场、钻山洞,离不开土,更离不开干。这句行话在工程兵中流传了几十年,也让一代代官兵自豪了几十年。
“我们工程兵,有点像蓄电池,工程间歇期是难得的体能储备机会。这时要玩命的充电,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时刻准备着下一次血拼。所以,体能训练必须争分夺秒,你懂的。”三级军士长、测量员陈辉说。
建战场,就是上战场。测量兵是工程建设的“先锋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道理大家都懂。开工前,队长孙钦祝带着几名测量员扛着沉重的仪器,跋山涉水,深入现场打点、放线、测量,早出晚归,平均每天要在工地上走上几十公里。“测量真的是体力活,风吹日晒不说,单单扛着这40多斤的工具不停地奔波也够累的了。我们每月会穿坏两三双胶鞋。”指导员卢新亚慨叹道。
干起老本行测量,陈辉心里有底,但体能却是一道“拦路虎”。“刚开始我真的不行,也就能干半天的活,但老兵们依然健步如飞。”陈辉十分纳闷,晚饭后他就向老班长虚心取经。“就是不停地走,一有机会就走上一两小时。第二天,我也开始照葫芦画瓢,不干活的时候,我也在工地上走着。半年下来,我也成了‘飞毛腿’。”
抢工期,就是抢战机。胶东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