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铸就战鹰飞天路

  • 解放军报  

机场是中俄联演的战备工程,原定1年多的工期连续3次缩短,工程量却比之前增加了两倍,工程一开工就进入大干高峰期——所有人都是24小时连轴转,昼夜两班倒,吃住全在工地。

“当时我和赵金楠抱着电钻打旧道面,两人一人一边,左右开弓。暗自PK自是在所难免。当时为了赢他,我两手都被震破了。”三级军士长牛广阔说,“负责搅拌的战友更辛苦,夜里累了也不打盹。两人就趴在地上比试俯卧撑,直到困意消失了,爬起来继续干……”

保军演,就是保打赢。时任副大队长李少华率队奋战中俄联演的抢修第一线,听说搅拌站出现故障,影响施工,正在处理其他事务的李少华直奔现场。第二天早晨五点,出操前他就已经跑完一个五公里归来。“我得加强锻炼,不能随便感冒,要不搅拌站也趁机‘偷懒’,我不能给它们这种机会。”

正是靠着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及平时积攒的超强体能,官兵们仅用42天,就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抢修机场的任务,保证了中俄联演的如期举行。

“履带碾过地平线,掘斗劈开万重山。”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亮剑,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一座座丰碑镌刻在神州大地上,展示的更是这支工程部队的超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