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五一”前后是我国沙尘暴多发期
- 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4月26日专电(记者 张钦)23日至25日,一场沙尘席卷新疆、甘肃等我国北方地区。在甘肃兰州等地,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天上还下起泥雨,令人不适。对此,一些气象学者表示,研究表明,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是沙尘暴易发期。虽然近几年北方沙尘天气明显减少,但做好预防、保健,可以有备无患。
据兰州中心气象台监测,从23日中午到25日,甘肃省共有12个气象监测站点监测到沙尘暴,其中敦煌、玉门等6个监测站出现强沙尘暴。而在距离敦煌千里之遥的甘肃中东部地区,群众则遭遇了2014年首次扬沙浮尘天气。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强说,他们开展的一项历经8年的科学研究表明,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变化大的气候条件极易诱发沙尘暴、强沙尘暴。
张强分析说,地处我国干旱地带的沙尘暴策源地地表升温加快,极易形成高度3000米至4000米的深厚热力对流边界层。此时一旦有强冷空气过程过境,就极易出现诱发特强沙尘暴的动力、热力条件。其原理就像烧水时会从壶底冒起气泡。
历史资料也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的强沙尘暴就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显著的例子是1977年4月22日和1993年5月5日中国西北地区发生的特强沙尘暴。这两起沙尘暴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黑风”,曾经造成多人死伤、失踪。
张强说,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次数明显减少,但这一时间段无疑最易发生特强沙尘暴,也是沙尘暴高发期。沙尘天气对交通出行、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和保健,采取防护措施非常必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