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务员自制寻厕攻略:快餐店、商场是首选
- 人民网
两星期前香港旺角街头的一泡童子尿,令身处内地与香港的民众卷入一场“口水战”。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人选择包容,释放善意,为充满负面情绪的舆论环境增添正能量:一位名叫“中流青年”的香港网友,近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名为《来自香港带着爱——完全香港寻厕手册》的帖子,用内地网友熟悉的网络流行语,介绍如何在香港找厕所。帖子自4月27日发布至今,点赞人数过万。
这条帖子令网民叫好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怀疑:“中流青年”懂得用简体字讲“内地潮语”,他真的是香港人吗?记者透过微博私信和这名网友取得联系后得知,发帖子的“中流青年”名叫许知行,1995年随家人由山东移居香港,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现在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务员,已经成家立业,有两个孩子。
对于“旺角小便门”事件,许知行起初不以为然。“这样的事情,香港隔三差五就会发生。”但两地民众因为事件引致的论战甚至敌视,让这位了解内地文化的香港人感到诧异。“这样的争吵,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令两地民众更加对立。”于是,发帖子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
为了写好“寻厕帖”,许知行特意请了半天假,走街串巷,寻找都市森林中的厕所。“作为港人,我可以选择在网上开骂,不必这样费心思发帖,但我觉得有责任让内地游客了解香港的文明习惯。”两地明显的文化差异,让生在山东,长在香港的许知行意识到:理解、尊重,比谁对谁错更重要。
小孩穿开裆裤,为“方便”而方便,这是内地家长们的共识,但香港家长却不这么认为。“孩子当众大小便,露出下体在香港是非常羞耻的行为。”许知行说,作为监护人,家长有责任培养子女到厕所方便的意识。已经为人父母的许知行说,面对小孩不能控制排泄习惯的特点,家长需要做好功课。
“我儿子一岁时,每天要换6片一次性纸尿裤,万一发现排便就要立即更换。”许知行说,小孩子出门时,香港家长都会随身准备替换的衣服或者毛毯,以便不时之需。孩子在街上有“便意”、“尿意”时,香港家长会让先去厕所解决,万一孩子在街上出现尿裤子等情况,家长第一时间也是先到厕所,更换衣服。“让子女随地大小便,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另外,许知行也对一些媒体的说法予以驳斥。“港人不会也不允许自己的子女随地大小便,这是做人的原则,并不是刻意针对内地游客。”他说,外国游客由于总体素质良好,即便有少数游客行为低劣,也不影响港人对其总体印象。“每个内地同胞都应该身体力行,改变外界对自身的不良印象。”
“凭一条帖子就想化解两地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我愿意一直做下去。”许知行说,“寻厕帖”让更多内地网友了解香港的卫生习惯,网友们的支持是他坚持的动力。“我会继续更新微博,让更多的内地网友认识香港,了解香港,做两地民众沟通的桥梁。”
相关阅读:
避免满街找洗手间的尴尬 香港如厕指南
孩子香港街头小便,内地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孩子母亲反复强调"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这不是内地游客和港人首次发生冲突了。到底是游客素质低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香港厕所是否真的那么挤,如何在香港顺利找到厕所。
香港警方还原内地幼童小便事件:2岁幼童是男孩
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科当值新闻主任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还原了4月15日在旺角发生的内地幼童小便事件经过。警方强调,网上传说这名2岁幼童是女孩的消息并不准确,该幼童其实是男孩。
多名港人"大便"道具仿幼童便溺 与内地客互骂
香港旺角日前发生内地幼童当街便溺引起其父母与路人冲突的事件。27日,约30名香港人带着"粪便"道具进入尖沙咀海港城,其间高喊口号,不满内地游客来港购物,并在商场内蹲下,在地上放置"大便"道具,先后8次模仿幼童街上便溺。
自由行十年之痒 香港旅游矛盾凸显
最近一则内地游客夫妇抱孩子在香港街头便溺,继而引发与现场群众冲突的视频,在网络上饱受热议。网友的"一泡尿照出矛盾"虽是戏言,却映射出近年来内地旅客与香港民众冲突频发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