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评:提防信托理财风险
- 未知
2008年,我国信托管理资产总额刚刚突破1万亿,而在2013年底,已突破10万亿,具体是什么概念?里面又存在多大的风险?冰冷观点如下:
一、最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同时银行存款利率极低,无数的投资转向理财产品,绝大部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年均利率在8%至10%,表面看很好,实际远非如此。
二、所谓固定收益类的理财,实际上是企业向你借钱的项目,通过打包方式在银行发行。所以才发展如此迅速。这与企业债是一样的,一般的企业债年利率在5%至8%,那请问为何企业不直接发债,不更简单?理由只是一点,企业发债,民众直接面对企业,存在一定的信任度问题。而通过信托而不一样,由银行发行,信任度大大的提高(银行就是中间商)。
三、固定类收益的信托分类,当前的10多万亿理财总额中,绝大部份为房地产及相关的基础建设类的以及能源投资类的(就是房地产及煤炭等),占80%左右,还有一部份其它产业的保本型信托(称为结构性信托)约占15%,非保本型信托仅占5%(即非结构性信托);何为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信托?简单的说,就是借你的钱,到期还本付息,所以,对方能付得起付息,你的本就安全,所以叫保本。对方要是破产付不起利息,你的本就归零了,一分都没。就是拿年收益8%赌本金的100%;风险有多大?看看投资的都是什么行业,记着,主要是房地产信托以及煤炭信托,这是当前最可怕的二大产业,大量的企业纷纷破产中,要是破产的那一个,很不幸你中了,你的本金就归零了(今年以来,已有多起出现兑付风险了)。
四、中间环节利润奇高,表面上固定收益类,投资人得年息8%左右,实际上企业所支付的利息则高达15%,因为中间商得拿走3%至5%的收益(这就是为何银行的积极性如此之高的原因,因为它们就是中间商之一),还有其它的费用,合计约2%至4%,加在一起,项目方得支付高达15%的年息。问题来了,企业如果直接向银行贷款,年息也就是5%至7%左右,同样的道理,15%的年息都敢借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绝大部份是那种不借马上死,借了还可能拖久点的企业了。那么,投资人的风险有多大?
五、关于非结构性信托,这一类型的资金总共约占5%,这是什么概念?不保本,管理方赚多你得多,有时年收益可能达30%或是50%,但是,如果对方亏了,你也只能亏,但最多亏20%至30%则清盘,你还有70%至80%的本金在。道理就是你要么累计亏30%,要么一年赚10%至30%,因为“不保本”,所以民众从心里不喜欢,它们的占比才如此之低。但冰冷认为这样才安全,至少相对安全。
总之,在经济大环境恶化的前提下,强周期类的行业面临极大的风险,特别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即房地产及煤炭行业。所以,大家在投资所谓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之前,先考虑为了年息8%,你是否可以承受你的本金归零的风险。
中线重点关注:酿酒食品、医药、电器。
中线一般关注:各类权重板块的反弹行情,但高度有限。因为当前的市场处于风格转换之中。
2014年以来,冰冷对大盘中线思路如下(从2009年中旬开始,长线维持看空10年观点不变):
一、2014年3月21日1993点维持中线看空大盘,同时全面清仓,出局观望。
二、2014年3月27日2046点,转为中线看平大盘,重新满仓操作。
传媒中国股评:股评:提防信托理财风险,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