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祖山镇大幅降温致玉米绝收 罕见冻灾考验农业保险

  •   
央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杜震 秦皇岛台刘震 承德台李瑞先)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秦皇岛青龙县祖山镇三间房村的玉米地里,随处可见已经枯萎的玉米苗。村主任刘芳说,6日晚上的降温,让村里900多亩玉米地基本绝收:14-5-10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刘芳:损失冻坏是在80%以上,收入是每亩地1400—1500元,这次霜冻以后基本是绝收,没有收成。

气象部门监测,6日夜间青龙县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6度,五月出现这样的低温天气极为罕见,五十年一遇。

而在张家口阳原县大田洼乡成片的杏扁林里,已经挂满枝头的蚕豆大小的杏扁,全部被冻得变成了紫褐色,用手轻轻一捻就会烂掉。

据初步统计,目前张家口遭受的是27年来最严重冻害,农作物绝收近41万亩;秦皇岛受灾农作物面积24万亩;承德市受灾面积达130多万亩。

青龙县民政局验灾股股长张复中告诉记者,眼下救灾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严重匮乏。然而,早在6年前,河北省就在全省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掏小头,政府财政补大头。可是,在这次冻灾中,很多农户恰恰是今年没有续保的。好政策农民为什么不坚持?这次灾害中受灾的承德县大营子乡王家庄村支部书记高兴源说,理赔条件太苛刻让他们没有信心:

高兴源:挺苛刻的,到秋天颗粒无收了,陪点种子、化肥钱。

另外,农业保险理赔低,也是让农民弃保的原因。秦皇岛绿都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秋洁说:

李秋洁:说实在的入保险的确是好事,但是真正得到的太少,前年那场雪,我们大棚受灾了,损失两千块钱,算来算去就赔一百块钱,上保险没啥意思。

河北某保险公司的基层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业保险风险高、赔率高、费率低,保险公司主动发展意愿不强:

负责人:农业风险非常的高,做起来投入成本大,各家都不愿意设。

面对罕见冻灾的考验,如何让农业保险成为农民增收的保护神?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农业经委主任张荣华提出,必须要尽快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张荣华:应该适当增加政策性保险的标的物范围,适当增加一到两个优势产业纳入到政策性保险内,对保费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各自承担一部分,分解保费的负担。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