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欲望号列车

  • 南方都市报  

假装在路上

陈坚盈

听朋友说他朋友的儿子自杀了。缘由是小伙子从小到大,要啥有啥,留学后与多国各肤色女性谈过恋爱,周游过全世界,终于在留学归国发现生活没有了必须要体验的欲望,无聊至极以致寻死。

这又让我想起先前遇到的某些寻求旅游新刺激无门的富婆,以及电影《欲望号列车》。买名牌包包、吃“龙肉”也终于满足不了富婆们的需求,詹姆斯·巴拉德也因为性欲过强,只能与女友开始一段另类的性欲之旅。旅行就是一列欲望号列车,“顿觉没意思者”到站下车,好奇者上车补票。从人生终极意义上来看,旅游则分窄义旅游和泛旅游,即旅行。

多数时候,不管是国内旅游业主政者还是从业者,都只停留在窄义旅游的层面上。比如把普通旅游归为观光,把深度旅游变为休闲。最多就是打着文化的旗号,来一次所谓“文化体验”。事实上,剥开狭隘的行业圈架,旅游与旅行的形式及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生活所有的欲望体验。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推有各种“奇葩”旅游,满足人们各种猎奇欲望,这些旅游多数颇具幽默精神与创新精神:前不久,一家英国公司开设了一个名为“政治之旅”的网站,网站上将政治之旅描述为“旅游行业针对时事政治狂热者的革命性概念,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组团旅行和私人定制旅行”。尽管此类貌似把“浪漫多瑙河”换成利比亚的“政治旅游”遭到各种吐槽。此外,美国还有让前职业杀手当导游带旅行者体验谋杀现场的旅游体验,有些国家还出现组织离婚之旅、监禁之旅,有航空公司还推出空中高潮俱乐部。

先不谈道德与政治上的偏见,以上旅游体验内容可以说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旅游新视野,而从体验本质论出发,这与没看过遍野樱花的人去武大进行一场之旅无异,也与去寺庙听方丈讲佛无异,都是为了得到满足而进行身体或精神体验。

旅途终有尽,欲望无止境。话说回来,每个人的欲望指数与习惯思维不同,因此寻求旅游新刺激无门的富婆们说旅游很无聊,并不是在扯淡;自杀的小伙子发现阅尽人间繁华也不难理解;而有人只接纳窄义旅游,而不支持泛旅游,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内旅游业主政者和从业者并不是没有敏锐的触角和创新精神,比如由于地震而出现的地震遗址游热潮,有人为了加快促进旅游业的复苏,还希望四川地震遗址能像大熊猫栖息地一样,联合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尽管反对参观变娱乐者大有人在,但地震遗址旅游也业已成为“”上一道佐餐。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