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运行到关键时刻
- 未知
股市上周在重磅政策利好下仍然走的欲振乏力,很多投资者想不通,纷纷给林迪博客发纸条询问,其实这种情况很好理解,林迪认为这跟近来公布的低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些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等都显示二季度的经济整体复苏的力度或将很难达到市场的预期。
也就是说经济走势在微刺激的局面下那有大的转变,下个观测的窗口将是本周汇丰中国率先公布的5月PMI初值,投资者应对该数据保持高度关注。在经济复苏态势未能得到确认之前,目前最佳的操作策略无疑是轻仓或尽量减少仓位等待市场底的真正出现。
如果说大盘在当前的位置能够确定为底部区域,只不过就差最终市场底会在哪里出现、量能何时能够持续有效放大、热点产生强烈的赚钱效应这些相关联的问题外,当前真正比较难以判断走势的是创业板指。
特别是当创业板指开始出现制度性红利的时候。此次证监会发布的两个关于创业板的制度红利,其中创业板首发最大的改进在于取消财务门槛,按照过往规定,创业板上市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即申请人在过去两年持续盈利,两年累计利润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且保持持续增长;或申请人最近一年盈利,利润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本次更新后的首发办法取消了第一个条件中盈利持续增长的要求,第二个条件修改为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去掉了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一项。
老股民都知道创业板成立的目的是为科技企业和增长型企业融资。本次创业板上市门槛降低,大幅提高覆盖面,意味着管理层有意向调整产业结构,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希望部分寄托在创新型科技公司和新兴战略性行业上。
对于盈利和上市企业行业的限制,将使得创业板进一步向PE及VC市场靠拢,将逐步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林迪认为这种制度红利的出现将带来重大变革:创业板未来会有更多样性的公司上市。
而对现在二级市场来说,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强烈,有了资金支持上市公司不但可以更积极地发展原有业务,还能实现并购等外延性增长。该制度红利可能引发创业板阶段性反弹。不过这个政策同样是长期利好。
对今日市场走势来说,如果不能出现有效的放量反弹,那么仓位上不宜冲动,如果有热点出现,轻仓捕捉或低位潜伏调整到位,有炒作预期的品种是不错的选择。
传媒中国股评:创业板指运行到关键时刻,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