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在东海下血本侦察中国 加班监视中俄军演
- 环球时报
“芝加哥”号核潜艇潜伏南海
与此同时,美军侦察力量也在南海排兵布阵。5月9日,常驻关岛的美国海军第15潜艇中队的“芝加哥”号快速攻击核潜艇进泊菲律宾苏比克湾,进行官兵修整和物资补给。一周后,“芝加哥”号悄然出港,目的地不明。
“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芝加哥’号快速攻击核潜艇其实是美国最先进的水下侦察平台,”消息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芝加哥’号是‘洛杉矶’级,有官兵135人,具备反潜战、水面攻击、对地打击、侦察、侦测和测听能力,是美军重要的战略情报平台。从菲律宾苏比克湾出海后,很快就游弋在南海海域,特别是在南沙与西沙相关海域活动。它是南海海域的常客,主要执行对中国海军的侦察任务。”
此外,美国海军还在南海保持着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和另一身份不明的驱逐舰。美国军方表示,美国海军并没有因为中国与越南和菲律宾的对峙而改变部署状态,但承认,南海的侦察飞行“每天都在进行”。 澳大利亚国防军事学院越南军事专家卡罗尔·泰耶表示,越南应该“逮着一切机会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包括情报分享”。事实上,越南海军的2艘“基洛”级潜艇日前悄然离港,正在西沙附近海域游弋。
美国下血本重点侦察中国
美军对中国的侦察力度到底有多大?《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获得了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2010年作战记录的相关文件,这是美军所能公开的最新文件,其中相当部分是关于美军侦察机对中国执行侦察任务的详细记录。
根据这些公开文件,执行侦察飞行任务的包括33架U-2改进型侦察机,17架RC-135V/W战略侦察机,2架RC-135U敌方雷达阵地锁定侦察机,3架RC-135S弹道导弹发射侦察机,20架RQ-4“全球鹰”无人战略侦察机,20架RQ-170侦察机和没有透露数量的侦察卫星。
根据该文件,RC-135U是2010年6月至10月部署到太平洋,尽管文件没有指明它部署到哪里,但能供其活动的基地只有日本嘉手纳和美国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其中嘉手纳距离中国最近,最适合它进驻活动。在数月时间里,RC-135U飞行34架次,这其中18次是沿着中国的东海方向飞行,代号“钻石哨兵”;3次是在南海上空飞行,代号“索菲尔哨兵”,8次是在中日之间的海域上空飞行,代号“切尼哨兵”;仅有5次是针对朝鲜的侦察飞行。
2010年6月23日至7月16日,RC-135S部署到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执行对中国导弹发射的侦察行动。同年11月2日至7日,12月27日至29日,它又被部署到日本的嘉手纳空军基地,执行对中国火箭试射的侦察行动。
RC-135V/W和U-2的侦察行动描述绝大部分被删除,但却列出了其部署到日本嘉手纳的时间表。比如说当年1月底到3月底之间,嘉手纳仅部署一架RC-135V/W,4月初到5月底也是一架,但从6月初开始,另一架RC-135V/W抵达日本,直到7月底才离开。此后保持一架部署状态。通常情况下,对华侦察的RC-135V/W只有一架,但遇到“特殊时期”,就会有两架同时在位。U-2的侦察情况更加不透明,2010年,有3架U-2驻韩国侦察朝鲜,一架在嘉手纳负责中国方向的侦察。
从这份公开文件来看,太平洋美军的主要侦察力量都用在了中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