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宇后花园揭秘
花絮
1、有单位将七一党员活动安排在陈良宇后花园。
2、有的小区居委会贴出广告:陈良宇后花园半日游。
3、一位老太太进园开口第一句就问:“陈良宇姘头住哪幢房子?”
4、2002年陈良宇就任上海市委书记不久,到上海饮用水黄浦江闵行取水口视察。靠近取水口的两个村子饲养家禽和猪羊,粪便污物直接排放江中,严重污染取水口的水质。有当地领导提议搬迁附近的村民,建造一个生态公园。陈良宇当即赞同,于是有了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的规划、批准和建造。
5、2004年11月26日《解放日报》文章“三千村民自发保护生命泉”,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3000村民为保护黄浦江水源和上海市民饮水质量,筹资4500万元,在斜泾湾周围种下了5000多棵树木,并筹划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40余户村民毅然搬离黄浦江边,留出空间治理生态环境。
6、2006年陈良宇倒台,建造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的后续资金成问题,成了半拉子工程。
7、这几年房地产价格猛涨,当地老百姓感到造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得不偿失,发牢骚说这是“陈良宇的后花园”。
坊间盛传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是“陈良宇后花园”,游览了水博园,好象与“后花园”对不上号。称其陈良宇后花园,莫非是以下原因之一:
1、陈良宇当权时曾经计划将其建造成吃喝玩乐的后花园;
2、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是陈良宇批准建造的;
3、相对于国有的“前花园”,水博园是民间集资开后门建造的“后花园”;
4、其他原因。
在闵行区马桥乡斜泾湾黄浦江畔,有一座由乡镇集资4500万元新建的公园,占地约1200亩,距上海居民饮用水的黄浦江原水取水口仅200多米远,取名“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园方宣传资料介绍,博物园的主题是“以黄浦江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以河道、古桥、古树、石碑、雕塑、仿古建筑、展馆、广场为主要构件,以古朴、自然和野趣为格调,构成博物园的基本形态”。博物园被上海科协定为“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乡村旅游组织授予“最佳生态旅游奖”。
大多怀着探秘的心情,去看看这个“后花园”到底是什么模样。车到辛庄后,转乘5号地铁到闵行,再坐已安排好的面包车约十分钟,终于到达目的地。原来这里真正的名称叫“韩湘水博园”,位于闵行区江川路3805号。也可在闵行地铁站附近乘“马桥一号线”公交车到达。这里毗邻黄浦江,原是马桥镇彭渡村三千村民的生活、居住区,占地约400亩。这里,曾有许多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因此卫生环境差,污染重。为保护黄浦江上游水原,当地村民自发计划改造该地区,使之成为环境优美的旅游区。当时,作为上海市领导人的陈良宇曾到当地农村的大队部听取汇报后表示支持,并在2004年11月10日的解放日报内部情况简报上作了批示。就是这个原因,有人加油添醋,说成了陈良宇的“后花园”。至于这个为何定名为不太好记的“韩湘”水博园也是有典故的。相传古代八仙过海的八位神仙之一,名叫“韩湘子”,他在此地有一大片宅院,留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故把这个水博园称为韩湘水博园了。其实干脆叫韩湘子水博园倒还可能好记些。我们就在水博园里吃了价廉物美的的午餐后,在导游的带领下,一一游览了水博园各部。这里有三十余座全国各地的古石桥:城隍庙的九曲桥、浙江的石桥、福建的廊桥等等,还有各种样式的古代楼阁、亭、院,十分雅致、漂亮。还有许多高大的名木古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还有许多百吨以上的巨石:太阳石、三江红石、钟乳石、火山石……。一座座、一栋栋精致有序地排列在园内曲折的河道上,煞是好看。水博园南侧,紧邻黄浦江,建有亲水平台,可以清楚地欣赏黄浦江江面及其江面上的船只。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边看边谈,軽松无比。有的还忙着拍照留念。我也拍了些。大家怀着欢乐惜别,谢谢付出辛劳组织这次聚会的老同学!也期待明年到一个新景点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