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闹饥荒毛泽东为听真话派贴身卫士出马

  •   

  上午十点多,风停了。阳光很好,但是天气依然冷。我理正衣冠走进毛泽东卧室。

  老人家又是一夜没睡。

  桌子上放着各地来电,特别是安徽、山东,各专区报来了死亡人数。饥饿的“盲流”一股一股在中国大地上游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只有一种求生的本能。寻找一切可以咽进去的东西,咀嚼,吞咽。他们的胃口惊人,仿佛就是一块铜铁也能消化掉,变成热力,来维持一个民族的生存,以求“有朝一日”……

  毛泽东躺在他那张过于简朴,但又很适合国情的木板床上。身上搭了三条补丁连缀的毛巾被,倚着靠枕看文件。

  走到床边,我发现他眼神忧郁,目光黯淡,一动不动,他在沉思默想。

  他老了,眼角发散出的皱纹刺得我心疼,头发一根一根悄然变白。半年多来,我帮他按摩时,他脚背和小腿的肌肤失去了弹性,按下去一个坑,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浮肿。老人家已经六七个月不肯吃一口肉。青黄不接的季节,他二十多天不吃一粒粮。常常是一盘子马齿苋(一种野菜)便充一餐饭;一盘子炒菠菜,便能支撑着工作一天。周总理一次次来劝:“主席,吃口猪肉吧。为全党全国人民吃一口吧!”毛泽东摇头:“你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宋庆龄特意从上海赶来,亲自送上门来一网兜螃蟹。毛泽东对宋庆龄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尊敬,所以收下了螃蟹。然而,宋庆龄一走,毛泽东便将螃蟹转送了警卫战士。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将文件放在身边摆满的书籍上,小声说:“小封啊,我起来吧。”

  我递过去衣服,照顾老人家起床。他穿衣过程中,始终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起来便走到沙发旁,坐下。由于营养不良,他体质下降。思考问题不再走来走去,喜欢坐着。

  我理好床铺,回头望着毛泽东。他面对着我,却并没看我,好像面前是一片荒野,独个儿神情郁郁,忧思重重。

  “主席,我给你煮缸麦片粥吧?”

  毛泽东摇头,手朝办公桌上的烟盒指指。我帮他取烟。没有折断,整支递给他。他下意识地在手中揉捏,依然在思考、思考……他吸气时没有声响,呼气又粗又重,清晰可闻。我感觉他呼出的气湿漉漉的,他的心在流泪。昨天他拿着报告饿死人的电报,便是这样呼气,手臂轻轻抖。

  嚓,我划燃火柴,毛泽东吸燃烟,深深吸一口。那烟闪耀着往后燃去,一口气几乎燃掉1/3长。毛泽东身体向后一仰。靠住沙发,憋了很久才吐出。于是,他被一团弥漫的青烟笼罩。

  烟雾中,传出毛泽东的声音:“小封,你去把子龙、银桥、高智、敬先、林克和东兴同志叫来,今天在我这里吃饭。”

  下午,我们7个人同毛泽东围在一张饭桌上吃饭。没有酒,没有肉,只是油和盐多一些。毛泽东的竹筷子伸向菜盘,不曾夹住菜便又放下了,环顾我们7个人。于是,我们也停住了筷子。

  “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你们都去搞些调查研究,哪里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啊?把情况反映上来。”毛泽东的声音沉重缓慢,停顿一下又说:“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反映上来。”

  我们纷纷点头。

  毛泽东手指叶子龙和李银桥:“你们下去,到山东去,广泛调查研究。”

  叶子龙和李银桥小声答应:“是,主席。”

  毛泽东又看看我:“小封啊,你去不去?”

  我说:“去。”

  毛泽东点头:“那好,那好。”

  这时,他又环顾我们6人,目光变得严肃犀利:“要讲真话,不许说假话。不许隐瞒欺骗!”

  老人家显出格外激动痛苦。我想起前年、去年随毛泽东视察各地时的情景。不少头脑发热的负责干部说假话,搞欺骗,毛泽东当时就批过一些人:“你们是放卫星还是放大炮?你们那个十万斤,我当时就讲了不可能。你们还是在报纸上捅出去……”

  这一顿饭,毛泽东没吃几口便放下了筷子,他吃不下去。我们也吃不下去,纷纷放了筷子。

  夜里,我用电炉子替毛泽东煮了一大缸麦片粥,劝他喝下,又劝他睡觉。

  “睡不着啊!”毛泽东摇头。“全国人民遭灾了,我哪里睡得着啊!”

  他靠在床上,我帮他按摩失去弹性的腿脚,一边听他讲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些大灾荒,听他讲当年红军吃树皮咽草根的斗争生活,听他讲革命的道理和最高理想。

  毛泽东伸出一只手,抚着我后背说:“小封,我不放心哪。他们许多事瞒着我,我出去哪里,他们都能作准备。你们要下去,你们能看到真实情况,要告诉我真实情况……”

  我含着泪点头:“主席,我一定说真话。”

  毛泽东下床,到办公桌那里坐下,写了一封信,是用铅笔写在宣纸上的。这封信的内容,我大致记忆是这样:

  林克、高智、子龙、李银桥、王敬先、小封、汪东兴七同志认真一阅。除汪东兴外,你们六人都下去,不去山东,改去信阳专区,那里开始好转,又有救济粮吃,对你们身体会要好些。我给你们每人各一份药包,让我的护士长给你们讲一次如何用药法。淮河流域气候暖些,比山东好。一月二日去北京训练班上课两星期。使你们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请汪东兴同志作准备。你们如果很饥饿,我给你们送牛羊肉去。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六日,我的生辰。明年我

  就有67岁了,老了,你们大有可为。

  我们一行6人去了河南信阳。走前,毛泽东同我们集体合影。半年后我们回来汇报了真实情况:大办食堂并不好。之后,我们又去江西劳动半年。到江西时,中央已下指示,取消大食堂。

  一年后再见毛泽东,老人家又同我们集体合影,还与每个人单独合影一张。出发前的合影与回来后的合影对比,毛泽东显得苍老了许多,皱纹多了,深了,头发白了不少。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