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冰口述5.27解放:胜利之师睡马路
王致冰,1923年生,江苏镇江人。1936年到上海当学徒。1940年8月赴苏北参加新四军,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上海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警卫营教导员。解放后,先后担任上海警备区组织部副部长、上海电信局政委(党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史办公室主任等职。1979年离休。
口述:王致冰 采访整理:袁志平
65年前的上海战役,以我军取得军政全胜而结束,上海这座远东大都市终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里。回眸往事,至今仍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情,是胜利之师睡马路。因为,当时我在第三野战军警卫营任教导员,根据陈老总指示,曾经赶往南京路等一些地方,检查部队执行入城纪律的情况,亲眼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不入民宅,给上海人民一个“见面礼”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到1948年底、1949年初的时候,上海的解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毛主席曾告诫全党说:进入上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过一大难关。毛主席的这种担忧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的,其中自然包含着:我们党离开城市多年了,我们不了解城市、不了解上海;而作为国民党反动当局苦心经营了20多年的大城市,上海人民也不了解我们党和我们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尤其是,我们的指战员大多来自各地农村、并长年在农村山野作战,一旦进入城市,要接管城市,特别是进入上海这样的沿海经济发达而情况复杂的城市,无疑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为了越过中国革命的一道“难关”,上海战役的总攻时间整整推迟了半个月。为什么?为的是让即将参加上海战役的第三野战军第九、第十兵团的所有部队、所有官兵参加整训,认真学习入城纪律和政策,先过“政策关”,为跨越中国革命的“难关”作好思想准备。
给我印象最深、教育最大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陈老总1949年5月10日在丹阳城南大王庙作的重要报告。他开宗明义告诉大家:“今天主要讲的是入城纪律和在上海要注意的事情”。陈老总指出:“一般说来,到丹阳后纪律还不错,但还有开会检讨一下的必要,这就是今天开会的宗旨”。他列举了到丹阳后发生的几件违反纪律的事,还谈到解放南京以后有些部队违反纪律的一些问题。他说“这种情形不搞好,到上海一定要天下大乱”。陈老总郑重告诉我们:“在南京、上海搞一件坏事,全世界都知道。毛主席说,我们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难关,它带有全党全世界性质。同志们,要懂得我们进入京沪后,全世界工人阶级、兄弟党都在注意,我们在上海、南京搞得好,发出每一条消息,他们都要欢呼,向我们祝贺。假如我们犯错误,犯纪律,那革什么命呢?反动派听到我们在上海搞得好,会垂头丧气;看我们搞不好,他又会动起来,也会以为他们自己还有希望。”陈老总特别强调:“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前奏,是见面礼。入城纪律搞不好,入城政策会走弯路。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开始,入城纪律搞不好,会造成损失,今后要费大功夫,甚至还很难挽回。”陈老总那次讲话句句打动人心,既非常深刻,充满辩证法,又通俗易懂,合情合理,对部队进入上海后,严格遵守城市政策、纪律,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
入城纪律如何体现呢?总前委在戴家花园讨论制定《入城守则》时,陈老总严格地强调两条:一是市区作战不许使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对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准进入民宅这一条,有些负责干部想不通,有位师长就问陈老总,我们部队打到山东,打到农村,住宿都是到老百姓家里,向老百姓借稻草、下门板解决的,到上海没有稻草,门板也下不下来,又不能入民宅,部队住宿怎么解决呀?还有负责干部问:不准进入民宅,遇到下雨、有伤员病号怎么办?陈老总坚持说:这一条一定要无条件地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在没有找到宿营地之前,部队一律睡马路。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总前委讨论《入城守则》,一致肯定“不入民宅”的规定很有必要。当毛主席接到总前委的电报后,立即回电,对“不入民宅”这一条连用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四个很好,表示称赞。
模范执行,从军长到士兵全都露宿街头
1949年5月26日早晨,刚刚抵达上海的陈老总指示我去检查部队执行入城纪律的情况。陈老总说:“部队的入城纪律,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警卫营派两个人去检查一下,看看情况怎么样”。于是,我带了两个战士匆匆上了路。
5月底上海的天气,早晚还是有些凉的,部队指战员都只穿着单衣呀。那时,指战员的背包里除了一条小棉被外,没有其它东西,不像现在有毛毯等什么东西的。
我首先来到南京路,在永安公司门口,看到我们的战士坚决执行陈老总的命令,睡在地上。当时,天有些凉,又下过雨,就这样睡在地上,怀抱着钢枪,战士们冷得缩成一团。
我接着往前走,在威海路黄陂路口的一个弄堂口空地上,看到马路边上有人用两块雨布简单地支起一个小棚子,里面有一位首长在看地图。我一看,是27军军长聂凤智。原来,聂军长和副军长贺敏学等连夜冒雨率军指挥所迁到市区,不入民宅,又没有适当地点,就临时选在威海路黄陂路口的沿街马路上扯起几块雨布,安好电话机,作战地图也只好摊在马路上,一张一张拼接起来。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简易军指挥所就这样在上海的马路中布置停当了。我再往前检查,发现下面的师、团指挥部也是如此。
然后,我沿着西藏路往北走,一直到北站那里,看到部队从首长到战士,都严格执行纪律,睡在马路上,没有进入老百姓的民房。那场面确实是很教育人,也很感动人。
当时,天气不好,还下着雨,看到解放军睡马路,四川路那里的老百姓开了门,请我们的战士进去,我们的战士尽管冒着细雨,身上的军衣也是湿的,但还是婉言谢绝,坚决执行纪律。
回去后,我向陈老总报告说,战士们都睡在马路上,连聂军长也睡在马路上,指挥部也设在马路上。陈老总说:好!部队在没有找到营房之前,一律睡马路,不能惊扰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