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等部委出台措施 全面支持电影产业链发展

  •   

财政部出台政策支持电影产业

1905电影网专稿 6月19日,财政部网站上贴出了一则名为“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纪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表示,为了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财政部等部委将加大力度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既包括对于电影制片方的支持,又有对于影院建设方面的扶植,还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上市,并重视中西部地区影院发展。

《通知》的颁发,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支持电影发展,打造更多的佳作。从上游的投资、制片,到拍摄,再到影院建设用地等,电影产业的几个重要都涵盖了,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完善。

每年出资1亿元扶持5-10影片创作

《通知》大体上包括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中西部县级城市影院建设资金补贴政策、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等,并在最后规定要“狠抓落实、加强管理”。

《通知》中第二项措施明确指出,中央财政继续安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促进电影创作生产,其中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采取重点影片个案报批的方式,用于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此举意在从投拍阶段开始支持电影产业,虽然并未说明哪种影片可以申报得到此项资金,但这1亿元资金将分给5至10部电影,每部电影至少可以得到1000万元的支持,对于任何一部戏而言都不是个小数目。

高新技术格式影片再获鼓励

《通知》的第三项措施是将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资金支持电影产业发展,主要用于推动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支持重要电影工业项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资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影片等五个方面。早在2012年贺岁档时,发行方与院线就曾因分账比例闹得不可开交,随后,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四项分别针对制片方和影院的补贴措施,简称为“新四条”。“新四条”中有一则就是鼓励高新技术格式影片,3D、巨幕等高新技术格式影片票房在5000万(含)以上,都将按照不同票房区间获得相应的资金扶持。去年年末,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又出台了一系列补充措施,继续鼓励拍摄高新技术格式的影片。

不难看出,这两年来,国家频频出台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每一次的措施中都会鼓励制片方拍摄高新技术格式影片。确实,中国电影全年票房每年都在以至少30%的速度增长着,各种票房纪录频频被打破。截至2014年6月,国产片方面已经有7部影片票房超过7亿,这其中拥有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达到5部。高新技术格式的影片票价更高,票房收入也会随之增长;而且,当前观众们对于3D或者巨幕影片都还抱有浓厚的兴趣,制片方投其所好也无可厚非,政策上自然会大力支持一些。

支持各地进行电影院建设

除了制片方,《通知》中的第五、六、八项是具体针对影院建设方面。首先就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影院建设。众所周知,我国东部比西部经纪发展快,各方面配套设施也更完善,影院数量多、设施好,而在中西部,影院数量不仅较少,放映设备也相对落后。随着人们观影需求的日益增长,影院建设自然迫在眉睫。

第八项措施则明文规定,将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听上去比较笼统,实际就是鼓励各地建设电影院,并对影院用地实行各种较为方便的措施。比如鼓励利用现有工业、仓储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影院等,这样一来可以加快影院建设速度,省去不必要的环节。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国家税务局、广播影视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现就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通知如下:

一、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

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征徼、使用和管理,支持电影事业产业发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促进电影创作生产,其中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采取重点影片个案报批的方式,用于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

三、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资金支持电影产业发展,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推动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二是支持中国电影企业走出去;三是支持重要电影工业项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四是资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影片;五是加强重点专业性电影网站建设。

四、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城市电影放映服务,可以按现行政策规定,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五、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影院建设资金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通过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补贴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困难地区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地方财政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促进县城数字影院建设的均衡发展。

六、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

适应电影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推动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营、服务和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七、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创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适应电影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电影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

积极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电影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特点,有效衔接信贷业务与结算业务、国际业务、投行业务,有效整合银行公司业务、零售业务、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鼓励银行、投资基金、保险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电影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大力推进电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上市,鼓励电影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集合信托和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引导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投资电影产业;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影基地、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八、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

鉴于影院用地来源形式多样,放映方式多样,为鼓励影院建设,可通过单独新建、项目配建、原地改建、异地迁建等多种形式增加观影设施,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协议、挂牌等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一是新建单体影院建设用地实行挂牌出让政策。政府供应影院用地时,可提出影院建设标准要求,通过公开挂牌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人。二是积极探索在商服设施项目中配建影院等建设途径及土地供应方式。市、县在供应商服用地或其他房地产用地时,可将在项目中配套建设影院相关要求纳入出让条件,并依法明确影院建成后的处置方式。三是支持现有影院实行改造建设。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现有影院改造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办公等其他用途,并按协议方式补充办理用地手续。四是鼓励其他公益场所建设适应电影放映的设施。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中建设适用电影放映设备和场地的,因主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经批准以划拨方式供应用地的,影院用地部分可按文体娱乐用途采取协议方式办理供应手续。五是鼓励利用现有工业、仓储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影院。经出让方和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可按文体娱乐用途采取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六是严格影院用地供后监管。严格影院用地改变用途的审批程序。影院用地使用者应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发、利用、经营土地,需改变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对新供单体影院建设用地,应在出让合同中明确,如改变土地用途的,需由政府依法收回后重新供应。

各地应根据当地影院建设和发展实际,科学规划影院建设布局和总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确保影院建设有序进行。影院建设过多的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建影院数量,以调整优化影院布局、结构作为重点;影院建设滞后的地区,应按相关规划,积极推进影院建设。

九、狠抓落实,加强管理

各级发展改革、财税、金融、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电影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宏观调控和评估监管力度。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特此通知。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