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创以行政地名命名道路

  •   

  

  王家码头路

  

  《图画日报》中描绘的阁老坊

  

  《图画日报》中描绘的马路上电车往来之快捷

  原标题为:听薛理勇讲述上海路名来龙去脉 当那些历史和故事被遗忘,路名还在,还提醒着我们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薛理勇,以研究上海的路名而著称,相关著作不少,每本还不重复。总有各种论坛邀请他讲述上海路名的故事,而他不用讲稿,完全信口拈来。采访时,他说:“你现在能够在网上查到的上海路名故事,基本都是参考我的著作。”

  

  洋泾浜

  

  刚铺成柏油路的西藏路,右侧即跑马厅

  

  西门街头景象 上海市档案馆提供

  从洋泾浜到延安路

洋泾浜原名“洋泾”,是黄浦江的支流,大致上相当于今天的延安东路。在上海的地名习惯中,河流名称一般都用三个字,如张华浜、薛家浜、吴淞江。“洋泾”是两个字,民间便叫它“洋泾浜”。上海开埠后,这条不起眼的小河瞬间成为英租界与法租界的分界河,知名度与日俱增。沿河就成为租界最早发展的地段之一,如上海的第一家西式茶楼“丽水园”(今上海自然博物馆),第一家京戏馆“满庭芳”(今广东路上)都首先在洋泾浜出现。

  
久而久之,人们便把洋泾浜比作租界。这里既不同于西方文化,又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后来词义不断扩大,上海人把一切不伦不类的事讲作“洋泾浜”,如“侬只洋泾浜”。

  
1914年,河道淤塞、水浜发臭,加上上海交通发展的需要,英法租界联合出资填平洋泾浜,使其成为通衢大道。工程足足进行了两年。可完工后,新问题又出现了,道路如何取名?英国的取名方式,法国人不高兴,法国人的方式,英国人也反对,最终双方妥协,取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AvenueEd-wardVII。

  
EdwardVII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通情达理又不拘小节,访问法国时,本来在任何场合都应该使用英语,但他在巴黎的一次国宴直接用法语致辞,成为很难得的法国人喜欢的英国国王。

  
这条路的中文译名是“爱多亚路”,1943年被改为“大上海路”,1945年又被改为“中正东路”,直到上海解放后才正式更名为“延安东路”。熟悉上海老道路的老驾驶员们一定知道,外滩的东西向马路一般到西藏路为止,如汉口路、福州路,唯独这条延安东路,直通成都路口,这就是填洋泾浜筑马路留下的印记。很多人搞错的是,今天西藏路以西的延安东路和中路,原来是“长浜”,并非都是洋泾浜。

  
这条路、这个名字,已经超出了路名的范围,成为一种文化特指,也是上海人记忆中从浜到路的城市变迁缩影。

  西藏中路的几度更名

提到洋泾浜,那自然还会想到西藏中路,它原本是连通苏州河与洋泾浜的小河,没有名称。它的历史十分曲折。

  
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后,英美法租界联合组织了一支准军事化的商人武装——上海万国商团。为了阻止清军越过租界打城内的义军,租界就把西边的小河拓宽挖深,挖出来的河泥堆成了一道护体,被叫作“护界河”。战争打响后,一个英国士兵在“护界河”边上摔了一跤,溅了一脚的泥水,英国记者在叙述时把这次战争讲成“泥脚之战”(MuddyFeet),可排字工怎么也搞不清“泥脚”什么意思,自作聪明改成“泥城之战”(Muddy Flat),于是这条河被叫做“泥城河”了。

  
为了跑马,租界先后在泥城河上修建了三座木桥,知名度很高。1912年,公共租界填泥城河筑路,它与附近的西藏路合并为一条马路。

  
不过更多上海人,可能知道西藏中路的旧名是“虞洽卿路”。虞洽卿是浙江宁波人,15岁时就来上海创业。1930年他出任工部局的华董,1936年,他的七十寿辰暨旅沪五十五年纪念活动举办,宁波同乡会在西藏路480号宁波同乡会大楼为他庆祝。工部局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决定将租界最繁华的道路西藏路重新命名为“虞洽卿路”。宁波同乡会附近的西藏路南京路口搭起了竹子、鲜花做的牌楼。1943年,这条路被更名为西藏中路。不过虞洽卿是“海上闻人”,旅沪宁波人的杰出代表,所以“虞洽卿路”虽仅存7年,许多老人仍喜欢称西藏中路为“虞洽卿路”。

  
除标注外以上图片均摘自薛理勇《街道背后——海上地名寻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