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电视产业论坛:跨界融合型节目或成下个“现象级”

  •   
 
  【ContentChina 独家消息】 中韩电视高峰论坛首日(9月19日),中韩电视人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分析中韩电视产业运营中的区别。KBS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全荣焕、CJ E&M媒体部门全球事业部局长金制贤、CJ tvN内容运营管理局长郑衡辰、CJ E&M北京地区总经理金永灿、KOEN社长安仁培、云南卫视台长赵树清及中传立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雨程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声音·KBS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全荣焕】

  在中国电视剧中,抗日剧占据着相当的比重。在全荣焕代表看来,中国抗日剧似乎不够真实,部分情节有悖常识,这样不容易使观众投入到剧情之中。因此,应努力提高制作水平。

  此外,近几年来,中国引进的韩国节目越来越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花样爷爷》,到《两天一夜》、 《Running Man》,不一而足。然而,在韩国却几乎没有中国节目的一席之地。全代表认为,中韩电视双方应该互相交流、互惠惠利,彼此引进的节目总量应保持相对平衡。 在这方面,合拍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及合作方式。

  KBS(Korean Broadcasting System,韩国放送公社)是韩国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广播电视台,一直引领着韩国传播媒体的发展。KBS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制作播出高品质、高水平的节 目,并致力于研究开发最新的广播技术,为提高竞争力和满足观众的要求,尽着最大的努力。形象地来说,KBS就是中国的CCTV(中央电视台)。

  KBS和CCTV“同病相怜”:一方面,KBS也肩负着一些政策性的任务,事业性质很强,而企业性质较弱;另一方面,KBS也面临着和地方电视 台之间的激烈竞争。然而,和中国不同的是,虽然同为国家电视台,但KBS相对来说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且不受国家意志所囿,因此可以比较自主地决定制作的内 容。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KBS非常尊重制片人的想法及创意,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条件。

  【ContentChina 独家消息】

  【声音·CJ E&M】

  CJ E&M媒体部门全球事业部局长金制贤首先对CJ集团进行了简要介绍。CJ集团创始于1953年,是集食品&餐饮服务、家庭购物& 物流、生物制药&基础设施、娱乐&媒体于一身的产业经营一体化企业。2011年,CJ E&M(CJ Entertainment&Media)正式挂牌亮相。这是近15年来,韩国首家整合了媒体、电影、音乐、演出、游戏以及新媒体等文化产业的正 式挂牌公司。从事国内外电影的投资、制作、发行及许可、海外出口及演出制作、策划、投资、发行等工作。作为韩流文化进军海外的领先者,CJ E&M正努力成长为“亚洲最好的工作室”。

  CJ E&M旗下电视媒体部门下辖的频道丰富多样,包括综合频道tvN、生活&时尚频道、儿童频道、音乐频道、纪录片频道和影视频道。此 外,CJ E&M在14个国家都设有海外频道,共计覆盖了2000万以上的收视人群。CJ E&M非常重视原创内容,收视率不凡。

  CJ tvN内容运营管理局长郑衡辰及CJ E&M北京地区总经理金永灿对如何增加电视节目的附加价值和大家进行了探讨。谈及对中国电视的印象,他们认为在中国电视业受到的限制较多;不过, 中国收视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巨大,机会也是非常多的。谈及tvN的代表节目,二位以《花样爷爷》为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花样爷爷》是一档系列节目, 包括《花样爷爷》、《花样姐姐》和《花样青春》三部曲。

  如何更好、更快地把创意生产出来呢?郑局长和金总认为,首先要向优秀的电视节目进行借鉴;此外,要对节目进行长期整体规划,具备长远深邃的眼 光,例如可以将其打造为系列节目持续发展;最后,要充分尊重制作人的想法,给予他们条件去构思天马行空的创意。创意的生产并无定式和指南,要培养创意人 才,激发他们的创意能力。此外,在创意的成产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市场调研的方式展开调查,考察受众群体的特点和喜好,这可以促使创 意灵感的产生。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土壤和实际情况,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条件制宜。中国消费市场巨大,日新月 异,且观众层复杂,要不断留意消费形势的变化。比如近些年来,年轻人的各种困扰和苦恼就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那么就可以制作这方面的电视节目去吸引 潜在的观众。

  那么CJ E&M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的呢?以综合频道tvN为例,该频道试图打造多类型节目,谋求差异化发展,努力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独创性。相比于国家电视台,tvN对节目内容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并对其进行灵活编排。

  谈及电视界可望而不可即的“现象级”节目,二位指出,“现象级”节目并非偶然,其诞生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声音·云南卫视台长赵树清】

  赵台对“现象级”节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大投入、大制作、高收视、高产出,并在播出后产生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的节目就是“现象级”节目,其 要符合六个标准:全国网平均收视率过1%;有吸引不同代际、不同阶层人群收看的能力;在非黄金时段有改变观众收视行为和生活形态的能力;有较高的社会影响 力和话题关注度;综合收入要达到10个亿;是行业标杆和国内的模式节目引领者。“现象级”节目要具备若干软实力:节目制作过程高度工业化、节目播出过程呈 现高刺激观赏体验、节目播出之后产生话题、引发讨论和追捧。此外,赵台长对于如何制作出好节目提出了一个“1333”模式,即三个要素——高收视、高话 题、高产出;三驾马车——制作人、导演/编剧、营销总监;三大团队——节目研发团队、节目制作团队、节目推广和营销团队。总之,“现象级”节目需要现象级 的导演和驾驭“现象级”节目的大师,否则会一败涂地。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赵台长推荐了韩国同行黄振宇的一篇文章《新节目开发必须掌握的十项法则》。


 
  另外,他还对电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节目模式引进和联合研发还将持续相当的时间,节目生产全球化是新的大趋势;高品质的纪录片,文 化、益智、服务、谈话和新闻杂志节目呈带状替代电视剧;跨界融合型节目将成为下一个“现象级”节目模式,时下热播的《女神的新衣》就是代表;大师级的导演 和制作人出现;节目制作百强企业诞生;大整合、大兼并大戏将继续上演。

  针对“现象级”节目,中传立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雨程认为,优秀节目的基本要素之一便是要具有话题性。此外,KOEN社长安仁培认 为,想要打造出一档好节目,首先要真诚,其次要充分尊重编剧的想法,还要创意十足。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制作方应该设法与观众达成共识并引发他们的共鸣。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