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产学研基地”挂牌启动
2014年9月19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双方主要针对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融合发展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BRTN的实际业务中进行实验与应用。基地融合了新媒体内容生产、创 意开发、产品研发、科研活动、理论研究、学生实习、员工培训等多个部分,是借力新媒体平台、适应北京电视台全媒体业务发展需要和更好实现中国传媒大学新媒 体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基地旨在通过双方无缝合作,有效建立起涵盖“创意孵化—人才选拔—研发生产—模拟测试—运营推广”业务螺旋成长式的 新媒体产学研生态体系。
优势资源互补,创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媒体产业的融合,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按照《纲要》要求,台、校双方共同 投入优势资源建设基地,意味着将在这里完成科技思维与艺术思维、原创内容与媒介渠道、人员团队、机制体制等各类资源的全方位整合。
新媒体产学研生态体系
北京电视台高度重视发展建设新媒体业务,目前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媒体工作基地,北京网络台广播电视台网站、BTV大媒体客户端在今年年 初正式上线,北京IPTV+升级,微博微信平台形成了全台矩阵式发布平台,这些新媒体平台高速发展,无论是点击量还是用户数量都在稳步上升,并已经初步形 成了一定规模。
“新媒体产学研基地”的形式正是助力新型媒体集团的积极探索。该基地按功能分为“新媒体研发中心”和“新媒体内容创作与实践基地”两部分,承载不同的功能。
未来,基地将成为一个集新媒体优质原创内容生产、聚合与分发、新产品研发与孵化、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平台。
此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产学研基地“的挂牌启动,开启了中国传媒业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对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源组合形式和重构,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