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华的不要一棒子打死
- 网易娱乐专稿
记者:之前你有很多电视剧,包括宋思明以及后面一系列的角色,都让大家觉得都是很高大上,高富帅,是属于精神领袖型的,但是这部戏感觉是个小人物,而且有人形容这个有点像孬种的感觉,您怎么看待这次的角色?
张嘉译:这次角色也是精神领袖型呀,他们家的精神领袖,成了一个家庭的支柱,其实影视作品可大可小,有的反映的是一个大环境,有的反映的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变迁、情感,所以这部戏可能更平常一些,写的平常人的事。
记者:您是觉得这个角色当时最吸引您的原因是什么?
张嘉译:怀旧色彩,实际上我们经过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可能对那个年代都有一种特别特殊的感情,因为我们经历了这些变化,所以每次看到剧本当中很多的场景的时候,都是觉得特熟悉,就是你觉得很遥远,又很近。
记者:包括之前的《你是我兄弟》也是这种跨年代的电视剧。
张嘉译:对。
记者:您很喜欢拍这种跨年代的电视剧?
张嘉译:导演很喜欢。
记者:您自己呢,您觉得除了又遥远又熟悉以外,那个时代跟现在这个时代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张嘉译:其实那个时代可能物质上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离的很近,这种相互的支撑很多,情感的支撑,家庭、兄弟、兄弟姐妹,包括邻里之间,大家感觉都是在,怎么说呢,现在可能你住在,我们老说可能住在一个楼上,可能前后上下的邻居你都不认识,那个时候不可能,那个时候可能你八楼的邻居都很熟。
记者:你小时候会这样吗,就是大家去串门?
张嘉译:小时候我应该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为我们那个机关大院里,小时候一帮出去玩儿,到中午回去以后就得被家长摁住睡午觉,或者说要摁着学习、写字,那会儿就说不能回去吃饭,就抬头看,说这是刘叔叔家,三楼,就上楼敲人家门,敲开以后,进来“刘叔叔”,就叫人家,那会儿都是小孩“吃饭了吗?”“没有”那会儿也简单,拿个馒头夹一个咸菜,拿着就走了,说“那你吃点吧”就知道拿一个馒头给夹上,那时候孩子是放养的,不像现在,一个孩子可能几个大人盯着,我们那时候小时候都有过这种经历,脖子上挂一个绳,一把钥匙,大人上门去,门一锁就走了,孩子就在院里。
记者:上一次《你是我兄弟》里面是一个好大哥,这次也是一个家庭的好支柱、好男人,是这样的吗?
张嘉译:对,《兄弟》里面到最后还有一段大哥变得比较不近人情,被利益所驱使,这个戏里面可能这个人,李国生这个人,人物是一个很坚守、很固执的人。
记者:所以您说是这个家庭的精神家园,是这个意思吗?
张嘉译:对,精神支柱,因为包括他可以为这个家庭牺牲自己个人的情感。
记者:您现在相信这种人存在吗?
张嘉译:存在。
记者:您身边有吗?
张嘉译:会有,点点滴滴你可以拼凑起来。
记者:问您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因为,其实您是演艺圈里面的好男人,从出道以来就是一个绯闻的绝缘体,就这种感觉。
张嘉译:怎么说,可能你专注的东西,就像从一开始跟着大哥学演戏,包括上了电影学院,就一直特别尊重这个行业,也特别热爱这个行业,可能这几十年,几十年演戏的过程中…
记者:怎么样做到绯闻绝缘体的?
张嘉译:这个东西我觉得,从一开始演戏你可能更多专注在演戏,做演员,如何做好一个演员,也喜爱这个职业,很热爱这个职业,所以可能这二十多年拍戏,你可能更多专注每一部戏的每一个角色怎么去弄,做好它,至于其他的,我实际上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又能唱又能跳,可能你只会演戏,其他的我会分的比较清楚,工作状态是工作状态,生活状态那可能到现在为止还会有很多年的朋友,大学的朋友甚至发小这些朋友在一起玩儿,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这个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呵呵。
记者:您平时生活中主要有一些什么休闲,除了工作以外主要做些什么?
张嘉译:跟朋友聚会、聊天,因为每次回来就要有很长时间见见朋友,因为每次拍戏出去可能几个月,甚至有些朋友都会很长的时间都没有见到,回来以后如果再大家聚会,完了现在可能就一起打打球。
记者:感觉您好像除了拍戏时间,其他的时间基本上见不着您。
张嘉译:对,其实我是始终觉得演员应该是跟观众的交流是角色交流,就是你演的角色去跟你的观众交流,那么个人生活,生活状态中的你我更喜欢随性一些,所以就很少参加一些其他的活动。
记者:但是娱乐圈一直来说它是一个绯闻和丑闻高发的地方,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张嘉译:过于受到,因为毕竟是公众人物,你可能有一点事情,它的影响面就会很大,所以会觉得会有很多或者是这些绯闻,这些传闻,因为毕竟都是公众人物。
记者:今年以来吸毒、包括嫖娼什么的,这些出事的明星挺多的,您怎么看待这些被曝光的事情,包括还有很多人认为嫖娼合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嘉译:其实对错我们都有公认,错就是错,要能够去认它,但是可能我觉得一定程度上也把真正,怎么说呢,一个人的工作跟他生活相对分开一些,也不能说是去理解他们吧,可能错了,就要有勇气认,这是最基本的一点,至于其他的以后的工作,还是要去努力去做,因为毕竟包括很多都是很有才华的,我们也不能说是一下就全盘否掉他们的才华。
记者:您作为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哥,对娱乐圈有什么建议或者说法吗?
张嘉译:其实很多时候要靠自己,自己要珍惜这些,要珍爱自己。
记者:最近总局出了通知,说是凡是有劣迹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视剧要慎重考虑,您觉得这种会不会给他们,就是给这些出现问题的演员带来一些事业上的影响。
张嘉译:肯定会有影响,对。
张嘉译:其实这些话题都很敏感,对于我们来回答确实很敏感,你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我觉得是看认错的态度,如果态度真的很诚恳,还是不用打的那么死吧。
记者:您觉得娱乐圈是不是应该有这样一些洁净行为,因为其实娱乐圈还是大家的一个,这个行业对青少年包括普通人群的影响力蛮大的。
张嘉译:对,这些应该去,刚才我也说了,应该有自律,应该珍惜,珍惜你,珍惜自己,应该去知道保重。
记者:那您传授一下诀窍呗,您看您在娱乐圈根本就是绯闻和丑闻一点儿都不沾边。
张嘉译:有一些,有更多的兴趣,因为我是,实际上比较工作狂一点,可能大部分时间除了拍戏以后,大部分时间在看剧本、看小说,休息的时间也是在看小说,看片子,过于喜欢这个行业,你让自己可能更充实一些的时候。
记者:您也不愿意跟他们这些,其实很多演员喜欢混圈子,您也不做这些事情。
张嘉译:我也不泡吧,不喝酒,对,跟朋友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这是常事,喝喝茶。
记者:你们今年的《一仆二主》和这部戏,您能总结一下这两部剧吗?
张嘉译:其实都是写普通人,《一仆二主》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写的在北京工作,漂着的一些人,所谓我们以前叫北漂,但是实际上都是外来,在北京打拼的一批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简单的诉求,有时候我是很注重每一个人物,这些戏的时候,可能每一个人物,《一仆二主》你要说它戏剧冲突,没有那么大,很简单的诉求,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你最简单的诉求,就表达了这么简单的一个话题。《爷们儿》这个实际上也是平凡事平凡人,平凡的担当,他就是爷们儿。
记者:《一仆二主》之后,大家都觉得您这个“国民大叔”的形象是奠定了,大家都说萝莉爱大叔嘛,就说您是萝莉很爱的那种大叔,所有的戏中您都是那种特别有范儿的大叔,您怎么看待大家对您贴的这个“国民大叔”的标签?
张嘉译:其实是岁数到了,你没这个岁数人家也不会叫你大叔。其实演员可能正好到这个岁数是最好的一个阶段,你有了理解,对很多的,对剧本的研读,对人物的理解,包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都可能成熟了,那么在这个时候你的精力还够,你创作的精力,你还有足够的精力去创作出一个角色,完成一个角色,这是最佳的时候,我觉得你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可能出来的角色也是相对于以前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