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抗战老兵余绍培:他见证台儿庄大捷

  •   
  ●余尔望

  在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之际,永安市文龙村村民缅怀起当地抗战老兵余绍培。

  余绍培,1910年10月出生在文龙村复兴堡,其父余祖尧生有5个儿子,他排行第五,按辈份,他是村里长辈,村里长幼都敬称他“五公”。

  余绍培1930年9月参加国民党军,1936年10月毕业于南京黄埔军校,参加过1938年台儿庄战役和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解放后供职于永安县建筑社,1962年被下放农村,1967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1979年在冤、假、错案中被政治平反。1995年8月病逝,享年85岁,葬于文龙复兴堡北侧民主公山。

  “这是小日本留给我的枪疤”

  五公从军20年,参加过许多抗日战役。冤案平反后,他经常给村民讲抗战打日本的故事。

  余绍培曾给笔者讲述台儿庄的激烈战役的经历,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参战4万多人,历时半个月,当年李宗仁司令员下了死守阵地命令,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同日军展开街垒战,最后歼灭日军1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很大,也有近万人。他一边说一边卷起右裤筒,腿上露出了一巴掌大的伤疤,“当年挂彩了还没知觉,事后才发现子弹从小腿穿过,好在没伤着骨头。这是小日本留给我的枪疤。”他回忆说:“那场战役鼓舞了中国人坚持抗战的信心,谁都不愿当亡国奴。”

  由于在台儿庄战役抗日作战英勇,1939年9月余绍培被任命为陆军工兵上尉。当年11月,日军从广西北海登陆向南宁进攻,攻陷南宁,中国军队同日军距南宁50多公里的昆仑关一线山地为界,双方对峙。余绍培随由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队集结大反攻,参加了昆仑关战役。他回忆道:“当时日军用飞机空投弹药、食物给昆仑关的日军,但空投物品大部份被中国军队抢了过来,日军的飞机成了中国军队的运输大队。”“日本鬼子在昆仑关一带经常骑马下山,好多当地妇女被他们奸杀,男的被抓去当挑夫。在战役中,中国军队组织了敢死队与日军血战,出征前将士们得到上峰钞票奖励,他们把这些钞票捆在腰间,希望战后能寄回给家乡的亲人。可是这些将士有去无回,战场的树枝上还能看到飘落的钞纸。”说到这惨烈的壮举,五公哽咽了,“当年与我参战的士官,能活到今天的已没有多少人了。”昆仑关,中国盛唐始垒石当关,经历1200多年的沧桑。昆仑关战役是中国抗日史上惨烈战役之一,史料记载,中国军队阵亡1万余人。

  “如今我死得很安心,还是火化了好”

  五公不到20岁从家乡从军,10年未回,至30岁才完婚。当年作战勇敢,战功赫赫,深得上司提携,而且与所部的一师长千金结为良缘。其妻祖籍长汀,为避战乱,1940年其妻回长汀分娩,生一子,故取名余汀生。

  不久前笔者找到已退休在城里居住的五公儿子余汀生,老人74岁,余汀生说:“父亲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爱憎分明的人,这与他的人生资历分不开。”五公在临终前,儿子余汀生用高价为老人买了一副上等棺木,当年农村还没倡导火化,但五公执意不许土葬,他说:“一块同我打日本的人生存的没有几个,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如今我死得很安心,还是火化了好。”“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虽然族人反对火化,但父亲临终之言还是照遵。”余汀生说。

  余绍培的亲侄儿余尔榛今年已84岁。余尔榛回忆说,五公把在抗战期间保存下的东西视为珍宝。文革初期,五公怕红卫兵把一切能证明“历史反革命”的物品如黄埔军校毕业证、黄埔军校同学录、国民党员证、委任状、勋章、国民革命军服装等,全部委托我父亲保管,以免灭顶之灾。那时,父亲因弟弟是“历史反革命”怕牵连,自身难保,竟然一把火焚之。五公平反后,当知道他的这些物品被哥哥烧掉后还伤心了很久。在余汀生家中,五公的遗物仅有一小本发黄的小日记本,那是1943年前就开始用的日记本。上面,有五公“文革”初期亲笔写下的字迹:“黄埔军官学校第十期工科毕业,民国二十五年十月”,记录证实了五公26岁那年毕业于南京黄埔军校。五公是正规受训于南京黄埔军校至毕业,一年后再参战台儿庄战役。

  永安市地方志编纂的《永安姓氏志》,余姓章节、人物篇中记载:“余绍培,永安文龙人,国民党黄埔军校第十期学员,曾任国民党军副团长,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这些与五公儿子余汀生保存的日记本成了唯一珍贵的历史文字资料。

  拂去久远的尘埃,后人不会忘记那段国耻的历史,不会忘记五公这位抗战老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