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深化教育改革》文字实录

  •   
  • [主持人]: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11:01]
  • [杜玉波]:最后我利用这个机会再讲两句话。一句话,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多年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第二句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非常复杂,大家都非常关心,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考试招生改革的顺利实施。再次谢谢大家![11:01]
  • [杜玉波]:大家知道,高考改革十分重要,也非常复杂。这次改革,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先行试点。这次试点主要探索的内容,就是刚才利民部长讲到的“两依据、一参考”,换句话说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这种探索的目的就是想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作用,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分散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校科学选才。按照目前的安排,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两省市的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谢谢。[11:00]
  •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是如何考虑的?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时间表?[10:56]
  • [杜玉波]:你提到的这个问题也是文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平公正是考试招生的生命线,也是底线。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全力维护考试秩序,严厉查处、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这次改革加大了3方面的力度:一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全程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二是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诚信制度和教育考试招生法律法规。三是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一起,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包括在座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的积极参与、共同监督,使考试招生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进行。谢谢。[10:55]
  • [中国教育报记者]:请问杜部长,今年河南出现了高考替考事件,这次改革将从哪些方面加强管理,切实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10:55]
  • [杜玉波]:谢谢你的提问。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自主招生的背景。自主招生是为了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偏才怪才”,这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2003年开始启动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人数的5%,2013年录取2.5万名左右。总的看,这项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下决心进行调整。总的考虑是要严格控制规模,完善招生程序,确保公开透明,克服“掐尖”、“小高考”等弊端。这次改革,主要明确5项措施: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五是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教育部将尽快制定相关文件,各试点高校也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谢谢。[10:55]
  • [北京电视台记者]:我就自主招生问题提问,社会上有担心自主招生成了小高考,也有担心自主招生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这次改革针对自主招生有没有新举措?[10:53]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