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称“公交卡押金”将取消

  •   
    新华社电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4亿多张公交卡的押金还剩多少是个谜”。连日来,一些地方的IC卡公司表示,将取消办理以收取押金形式发放的城市交通卡。
 
    不过,截至目前,尚无监管部门就押金的收取依据、标准作出回应。
 
    专家认为,规范押金收取才刚刚开始,公交卡押金还有一系列“问号”需要解答。
 
    多地回应取消“押金卡”
 
    “新华视点”报道中调查发现,全国4亿多张公交卡的押金借“运营成本”“折旧费”“丢卡不退押金”等方式被层层截留,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北京市一卡通公司27日回应称,目前,每张卡的20元押金去向包括:在途结算占用、网点备用金(应付押金赎回)、押金卡采购、现金存放银行这四部分。据介绍,北京一卡通的押金临时结余部分以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形式,存放在公司指定银行的押金专用账户。审计部门定期对这部分押金进行审计。
 
    报道还揭开了部分卡公司“既收押金,又再收费”的行业潜规则。例如,无锡市“太湖交通卡”获准收取押金同时,一度开收折旧费、退款手续费。对此,无锡市市民卡公司26日回应,将从本月起全面取消办理有押金性质的卡。所有押金卡停办后,该市目前在用的常用城市IC卡种将均采取一次性买断所有权,即购买时收取办卡费用,乘客不用再另外交押金。
 
    据了解,海口、十堰等地也宣布部分取消收取公交卡押金,或表示免除工本费。其中,海南宝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日表示,海口公交“畅通卡”将在10月份正式推出,新卡种将免押金、免卡费,市民或游客最低充值20元可获赠一张新卡。
 
    不少地方购卡费仍超“工本费”
 
    尽管部分地方的公交卡公司回应质疑并加以整改,但在全国范围,依然按照以往标准收取押金、甚至按月或在退卡时收取“折旧费”、“手续费”的公交卡公司数量仍十分可观。记者调查发现,公交卡押金还有不少“问号”需要解答。
 
    对于公交卡押金究竟谁来管,有关部委要求各地自行研究,而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却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统一的意见指导各地的政策。北京市一卡通公司等多地企业呼吁,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押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和规范押金卡的管理,让企业和公众不再无所适从。
 
    退押金究竟有多难?记者调查发现,公交卡确实损耗率较大,造成“卡可退押金难退”的矛盾。以北京为例,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发行押金卡片5981万张,同期持卡人累计退卡1458万张,其中60%的卡不符合“清洗回用条件”。
 
    取消押金后收费能否降下来?根据《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政府审批的IC卡收费,其收费标准要严格按照IC卡的工本费核定。尽管无锡等地宣布全面取消30元的押金卡,但同时宣布买卡时依然要收取20元或30元的卡费。据记者调查,目前IC卡批量采购的工本费仅为每张6~7元。
  
    莫让押金之争再久“拖”下去
 
    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冬认为,公交公司作为公共服务企业,且普遍享受了纳税人的可观补贴,应当形成“服务优先、运营规范”的经营意识,“押金之争旷日持久,事实上折射了一部分公交企业的服务质量与当前市民需要间的巨大差距,运作不透明更加剧了质疑。”
 
    连日来,已有一些争议较大、有“霸王”之嫌的服务条款被取消。比如,长沙市公共交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针对市民建议取消一系列条款,包括取消实名制卡片凭押金条退卡、取消“购买时间超过一年不予退卡”等。
 
    此外,尽管近年来一些地方增设了退卡点,但由于宣传不到位,游客乃至市民群体还难以知晓。“像是退卡不退押金、退卡克扣余额,乃至强行搭售卡套等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对簿公堂,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久拖不决。”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事务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说。
 
    事实上,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逐步完善目前的一些机制,切实解决公交卡押金和退卡的问题。”
 
    专家认为,公交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和一座城市的“名片”。对公交卡押金需要追问有声,莫让押金之争再“拖”下去。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研究员孙章认为,公交卡服务条款、押金标准及利息归属等一系列问题,涉及复杂的法律及公众事务,对口监管部门、两会代表委员及市民乘客不能缺位。“只有通过公开透明、广泛参与,才能最终找到合理、合法、符合公众利益的解决途径。”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