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市展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新气势

  •   
 
  9月8日,阿里巴巴首站路演盛况空前,数百家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济济一堂。“华尔道夫酒店排队拐了18个弯,据说有上千人来看小马哥,电梯等了40分钟。”马云调侃说:上次来华尔街,想借几百万美元,但没有人借给我;这次我又来华尔街,要借更多的钱。在风趣幽默之外,我们更看到阿里掌门人的自信与自豪。而这种自信与自豪,正是基于阿里巴巴过去十多年的巨大成功。
 
  无论是淘宝、天猫,还是支付宝、余额宝,这些“阿里系”品牌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它们是时代的弄潮儿,同时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很难设想,在一个闭关自守的商业环境、政治环境下,阿里巴巴能够在十五年时间里就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中国企业,更难以设想,阿里巴巴平台能够让数以百万计的商家一起创业、一起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换句话说,阿里的成功,其实就是中国这些年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的一个缩影。
 
  阿里IPO成功不只靠商业模式
 
  近日,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IPO一事,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应当说,阿里公司,客观上反映了新的商业模式的成功。但从基本面看,阿里公司遭热捧,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潜在市场的信心。
 
  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就是让交易更简单。无论是早期的淘宝、天猫还是后来陆续推出的各类产品,其实都是围绕着让交易更简单这个基本目标的。阿里巴巴15年来的快速成长,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是,正好遇上了中国大市场快速释放的历史黄金时期。
 
  数据表明,阿里巴巴成立的199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万亿元;到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4万亿元。也就是说,1999年的消费规模仅为2014年的零头。更重要的是,1999年中国网上交易的金额几乎为零;而2014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8.3%,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9.16%。因此,阿里巴巴成长的15年,正是中国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15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