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名字的由来
由来
我国曾对台风进行四码编号
先是有不同的家族,不同的姓,然后才编排辈分,台风命名有点像家谱一样,“家族”是受影响的14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提出10个台风的名称。
气象专家解释,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台风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
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继美国后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的就有十个之多。
在有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气旋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分类
命名表中有140个台风名称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提出10个名字。中国提出的10个台风名称分别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台风的名字还是极动听的。
更换
一旦引发损失过大则删除
一般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后,为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比如“云娜”)。当某个台风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截至目前,已有23个台风名称被删除,并更换了新的名称。如2005年的强台风“麦莎”袭击中国东南部后就被删除,命名表里随即替代增加了“帕卡”。 记者李社生
中国提出的10个台风名称分别是:
龙王(后被“海葵”替代)
悟空
风神
电母
玉兔
海神
海马
海燕
杜鹃
海棠
相关新闻
何谓“永久命名”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它 (永久命名),其他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这样就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