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六万余夫妇获准生二孩 正式启动二胎新政策
微观甲午之生育政策篇
2013年11月15日18时53分30秒,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
那一晚,广东单独妈妈“惘然”彻夜未眠。
这意味着,身处公职的她或许既能保住工作,又能让她肚子里3个月大的胎儿合法出生。
巨大的红利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
但是,接下来的132天,“惘然”与很多单独妈妈一样,过得很焦虑,每天刷新闻,打电话咨询。从北京到广东,历经申请、备案、修改法规,单独二孩政策却一直没有落地。眼看着陕西、安徽、江西、广西、北京陆续给单独二孩开闸,广东“求开闸”诉求达到沸点。
2014年3月27日,喜讯终于传来:单独二孩政策在广东正式开闸。那一天,“惘然”开心地笑了。单独二胎Q Q群里一片欢腾,一些家庭选择全家下馆子庆祝……
追问
很多单独妈妈焦急等待单独二孩落地,找记者帮忙询问省卫计委,自发建群追问时间表
现在每天清晨5时,珠海的单独妈妈“小样”忙着为6岁的女儿晶晶、4个多月大的儿子贝贝准备早餐。这是开心的忙碌。
贝贝是广东单独二孩政策落地之后出生的幸运儿,4个月大的他已长到68厘米,17斤重。更快乐的是他的姐姐晶晶,爱逗弟弟笑,家里时常笑声盈门,邻居说很少听见贝贝哭。每晚,晶晶一定要抱着弟弟睡觉。
要一个弟弟,是晶晶的愿望,也是小样及其丈夫的愿望。小样在民企做高管,丈夫是化工工程师,夫妻俩大学毕业后在珠海工作8年,家庭条件不错。晶晶5岁就说自己好孤单,希望妈妈给她找个伴。去年8月,32岁的小样怀孕了,11月15日他们发现单独可以生二孩,“我还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合法身份,不希望被人说是罚款生的。”当然,若在孩子出生前政策开闸,他们还可以省下20万元社会抚养费。
正当妈妈沉浸在新生命期待的巨大喜悦中之时,2013年12月30日又一份红头文件出台,必须各省份的条例修改了才算。
至此,小样与其他单独妈妈一样,焦急等待广东政策的落地。很多单独妈妈在网上自发组建Q Q群。
身在汕头的单独妈妈“惘然”还找到南都记者。她发现,省卫计委主任陈元胜将在省人代会上接受记者提问,希望能帮忙询问广东单独二孩时间表。这个确实是会议最热的,也是现场记者发问的第一个问题,但答案却是“已向国家备案,时间未定”。
争取
12356接线员张谦说的最多就是“理解”、“尽量争取”,光卫生系统的朋友咨询就把他的手机打爆了
不少妈妈很失望,“惘然”给记者发来一封信。“亲爱的宝宝,你的B超照片,妈妈已经看过无数遍,但是不知道,我能否等到真正和你面对面的那天,能否亲吻你粉嫩的脸颊,触摸你柔嫩的小手,嗅闻你未染纤尘的小脚丫。”惘然在信中写道:“你的到来,纯属意外,虽然妈妈已经将你期盼了很多年很多年,但是某个政策将你我横隔如同万里的沟壑,我没有勇气要你,因为你的到来,意味着巨额的罚款,意味着失去工作,意味着未测的将来……我无法保障给你幸福。”
与很多单独妈妈一样,“惘然”每天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刷新闻、刷新闻、刷新闻”,一天手机处于刷新闻状态,24小时无休,半夜里醒来第一反应是刷新闻。
“惘然”想看看广东省的条例什么时候能修改,省人大常委会什么时候开?以前对时政新闻、政府工作不怎么感冒的她,如今对这些程序了如指掌。2014年1月,陕西、安徽、江西、广西、北京……单独二孩都合法了,但“惘然”肚子里的孩子命运难测,因为广东依然没有时间表。
与此同时,国家卫计委、省卫计委的热线电话被她们打爆了。在广州越秀区先烈南路17号的广东省卫计委大院内,非法行医热线12356成为单独妈妈们打听的渠道,电话那端接听热线的是公务员张谦(化名)。张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理解”、“尽量争取”。
张谦说,他很理解,只能整理妈妈们的诉求,转达卫计委领导,再向国家协调。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有50多个电话。张谦接听热线时听到很多电话同时涌来,自己的手机也在响,光卫生系统里的朋友咨询就把他的手机打爆了。
那段时间,省卫计委背负着巨大压力。一名不愿意具名的公务员说,当时的状况,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广东是最早向国家申请的省份,光报送材料就报送多次,仍未批复。其实,省卫计委里就有不少是单独家庭。妈妈们不知道,接听热线的张谦就是一名“单独”爸爸。省卫计委不停向国家卫计委报送材料的公务员小高也是“单独”夫妻家庭。政策早日落地,也意味着,生育权早日落到他们自己的手上。
先留着
省卫计委法规处一名副处长一句“先留着”,成各大媒体头条新闻,廖新波两句话给予妈妈们信心
甲午年春节过后,妈妈们更着急了。
3月8日,已怀胎八月的“小样”决定带着全家赴广州到省卫计委门口请求早日出时间表。那天,因人生地不熟,他们光找省卫计委就在广州兜了好多圈,花了1个多小时才找对门。
这天的午饭,一改往日在家的丰盛,身为孕妇的“小样”及其丈夫、女儿晶晶吃着提前备好的干粮、面包。天还下着毛毛雨,妈妈们的信被送进去了,得到“为你们办到,回去等待”的回复。
早在3月4月,就有妈妈到广州先烈南路17号请愿。省卫计委法规处一名副处长接见她们,被追问过渡期的孩子怎么办,副处长一句“先留着”成为第二天各大媒体新闻的大标题。
“其实这句话确实没有领导授权,后来有公务员朋友说我是吃了豹子胆,当然也有退休领导挺他说回应得不错。”这名副处长对南都记者说,自己并不后悔说出这句话。他接见了从肇庆、梅州、深圳等地赶来的孕妇,她们大多是公职,戴着口罩。由于之前放话“先留着”,副处长也得为这句话负责,一些公职单位要劝退这些妈妈,副处长也出面协调了几个个案。
随着时间推移,3月18日,单独妈妈们再次聚集在先烈南路17号追问把胎留住的红头文件。时任省卫计委副主任的廖新波出面协调,他的两句话再度给予她们信心:“如果计生部门要拿掉胎,你们来找我,单位要开除你,可来找我。”
廖新波对南都记者说,回忆当天,自己说这些话时至少在现场响起4次掌声。“现场一名‘单独’爸爸说听你这么说,我们可以脱掉口罩了。”这篇新闻报道也让廖新波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大获点赞。
后来,时隔几个月,廖新波卸任副主任,改任巡视员带来各种猜测,当时来请愿的孕妇以为是当时发话给他带来麻烦,还给廖新波发来短信说,“如果是因为我们,我们对不起廖厅,但我们永远心存感激,永不忘记。”
开闸啦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的委员们按下表决器,全票通过生育条例修正案,单独二孩3月27日正式开闸
2014年3月27日,在广州中山一路64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的委员们按下表决器,全票通过《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单独二孩正式开闸。
这一天,在珠海的“小样”家里沸腾了,同事朋友纷纷来电祝贺。当晚,鲜有出门下馆子的“小样”一家和10多名朋友一起到较高档的酒家,点了最喜欢吃的菜,花了好几千元。朋友们主动A A,不让她买单。
此时,远在粤东汕头的“惘然”肚子里的胎儿也34周了,看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那天开始我基本不刷新闻了。”
在单独二胎Q Q群,大家都说普天同庆,转而关注如何申请及未来的育儿了。
在先烈南路17号,12356热线的咨询并未下降,随后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咨询涌来,如再婚等。直到7月,张谦才觉得热线恢复往日平静,回到每日10多宗的来电。
一个个单独二孩呱呱落地。“惘然”在4月份迎来新生命,她给孩子取名“汐”。汐,夜里上涨的海水,寓意即使在夜晚,也要保持一种向上的力量。现在36岁的她,再没有要辞职的焦灼,每天正常上下班,与婆婆一起带孩子。她分享自己的甜蜜:“丈夫特别反对二娃,说生出来也不会喜欢,生育成本高。不过,我希望给大宝找伴。结果,娃生出来,丈夫就爱得不行了。”
申请
广东单独二孩政策开闸后表现出的生育意愿比较强烈,但不算井喷,申请量在预测范围之内
单独二孩政策落地,让不少高龄孕妇搭上生育二胎的末班车。开闸一个月之后,南都记者调查佛山、江门、中山等五市发现,年龄最大的申请者年龄为48岁,当然主力军仍是80后,甚至还有90后。以江门仓后和环市街道办76个申请者材料数据分析,单独二孩申请者多为1976年-1983年出生的女性,年龄介乎31-36岁。
广东省卫计委公布5个月的申请数据。截至8月31日,广东共有76591对夫妇申请办理单独二孩。其中,68082对夫妇已获准同意,其他申请正在审核。也就是说,广东实施单独二孩至8月31日,日均430对一方或双方户籍在广东的夫妇单独二孩申请获审批。
早在2011年,广东计生委就找到专家团队做单独二孩放开风险测算报告。专家团队成员、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原新说,从4个月申请量来看,广东的申请量在政府、专家预测的范围之内。
此前,专家预测一年最多增加12万新生儿,广东一年新生儿是120万,也就是说,最多增加10%。目前的6万申请量,只占一年新生儿的5%,属于正常范围。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天津的生育意愿比预期要低。广东在开闸后表现出来的生育意愿还是比较强烈,但不算井喷。在目前育儿成本很高的情况下,生育意愿较强也说明广东各方面条件较好,百姓有能力要第二个孩子。
多元化
未来政策只会比现在宽松,不可能再收紧,一些单独夫妻家庭还没有生二胎计划
原新也注意到现在生育的多元化,“能生不生”或者“想生生不出来”的情况也不少。即使是在广东省卫计委,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单独夫妻家庭还没有计划生二胎。“工作生活压力大,最高峰月支出是2万元,租房也要3000元。”一名不愿意具名的省卫计委公务员坦言。
原新调查发现,一些老人也意识到孩子再要二胎,意味着他们继续带孩子,眼看70岁了,一辈子给了孩子,遂丢下一句话“生二胎可以,有本事自己带”。他认为,未来的政策只会比现在宽松,不可能再收紧。
当然,也有不少家庭得到亲朋的支持。广州单独妈妈梁女士发现二胎孩子出生后拿到的礼金是头胎的一倍。“小样”回到湖北老家,贝贝的外公一见面就给了孩子8000元礼金。58岁的外公一共有两女一子。2005年申请北京奥运时,一句口号叫“北京欢迎你”,“小样”的父亲希望她们生5个孩子,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2008年,大女儿出生就取名晶晶,外公也奖励8888元见面礼。随后,弟弟的孩子欢欢、妹妹的孩子迎迎也出生了,今年,她的儿子贝贝出生。小样说:“齐了。”现在弟弟的二胎准生证也拿到,预计明年“妮妮”就来到大家庭。
现在,“小样”的企业董事长,已经叫她在2个月后回去上班了。其实在怀孕期间,她仍在充电,还是华南理工大学会计学在职研究生,明年就毕业。对于一家四口的未来,她充满信心。
关键词
单独二孩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数据分析
四成受访者称生二胎更幸福
广东单独二孩3月27日开闸,至今刚好实施半年左右。南都记者在大粤网及单独妈妈Q Q群向已申请单独二孩的夫妻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有1708名网友参与。近半受访者称生二胎让自己生活更幸福,工作更有动力,但七成受访者不愿生第三个孩子。
参与问卷调查的男性占七成,女性占三成,来自全省21个地市,其中广深占一半。年龄以育龄人群为主,31-35岁占四成。调查显示:单独夫妻想生二胎的理由主要是“一个孩子太孤单,希望给孩子找一个伴”,也有14%的人生二胎是为了养老考虑。已生二胎或即将生二胎的受访者中,48%的人认为生二胎让自己生活更幸福,工作更有动力,但也有四成人说生活质量被降低。近四成受访者认为将第二个孩子抚养成人,需增加50万以上家庭支出。
谈及生二胎压力,四成受访者认为压力较大,也有过半受访者称条件允许,可以承受。而选择不生二胎的受访者则认为养孩子太费力,压力大。调查发现不愿生第三个孩子的人占绝对优势,72%的受访者不愿生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