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摔伤入院 曾受丹麦女王接见

  •   

苏国宝躺在病床上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苏国宝摔伤入院急需救助

 

一家人东拼西凑了4万元手术费,术后治疗费用至少还要两万多

 

今年4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曾接见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87岁的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社区湖山村村民苏国宝。9月30日,苏国宝的家人给现代快报记者打来求助电话称,老人近日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目前,正在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

 

据了解,苏国宝老人没有经济来源,老伴和身体虚弱的大儿子一直在吃低保。为了给老人看病,全家已经交了4万元,这对苏家来说已是笔不小的负担。目前,老人手术后的治疗费用至少还需两万多元,至今还没着落。

 

8旬幸存者摔成骨折

 

听闻苏国宝老人摔伤住院,9月30日上午,记者赶往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看望他。走近苏国宝的病床,老人一下子认出了记者。

 

苏国宝的小女儿说,前不久,87岁的苏国宝在家不慎摔倒,到医院诊断后,发现是股骨颈骨折。医生一开始说老人家年事已高,如果手术,怕身体吃不消,建议用牵引疗法,但这样会影响寿命。最终,家人还是选择手术治疗。9月24日,老人被抬进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今年曾受到丹麦女王接见

 

在南京,提起苏国宝,很多人并不陌生。1937年发生南京大屠杀时,苏国宝只有10岁。当时日军侵入湖山村,苏国宝一家4口辗转逃往南京栖霞附近的江南水泥厂难民区,途中苏国宝的弟弟被日本人杀害,其余3人后被安排在人数较多的南厂。

 

由于难民人数太多,当时守卫江南水泥厂的丹麦人辛德贝格和德国人京特决定在该厂的厂墙外面圈一大片空地作为难民营。难民们住在江南水泥厂职工宿舍或者自己用树枝、芦席搭建的草棚内。

 

在江南水泥厂难民区,辛德贝格和京特派翻译来调查登记,辛德贝格还给了苏国宝一块大洋和18斤大米。“辛德贝格叫我到水泥厂做工,还说以后送我读书。”当时只要活下来就不错了,还想什么念书?苏国宝当时谢绝了。但这些粮食及银元维持了苏国宝全家好几个月的生活,使得他们得以生存下来。

 

2006年,辛德贝格妹妹比滕、弟弟奥莱率领来自丹麦、美国、黎巴嫩的10多名辛德贝格家属,访问了南京。苏国宝也曾参与那次会面。今年4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问中国,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接见了苏国宝,并与他亲切握手。

 

家境贫寒急需救助

 

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苏国宝的儿子苏基成此前也曾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求援过,对方可以报销部分费用。但对于贫寒的一家人来说,这笔医疗费还是个不小的负担。

 

日军离开湖山村后,苏国宝和他的家人一直生活在那里。目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苏国宝育有两儿两女,老两口一生务农,大儿子因为身体不太好,也不能干重活。小儿子在一家厂里做保安,月收入1000多元,而且还有一个刚刚上大学的女儿要供养。苏国宝也没有农村合作医疗。苏国宝的小女儿苏基云说,她和姐姐也都在家多年没工作,此次老人入院,家人已经交了4万元。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苏国宝老人的大女婿苏万林。他说,老丈人已接受过手术,目前,还在医院进行术后治疗。据悉,老人的术后治疗费用至少要两万多,这笔费用目前还没有着落。“4万块手术费,都是家人东拼西凑来的,现在马上要交两万块,也有些困难”。苏万林说。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