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调价2元或3元起价 通勤族月成本200元以内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3日),北京公交地铁调价听证方案终于出炉,公交、地铁各有两套方案。不论最终选择哪套方案,北京的公共交通价格都将告别一票制改为计程制。

听证会的具体时间定在本月28号下午。那么新的方案都有哪些具体内容?市民又如何看待?

北京公交、地铁各有两套方案提交听证会。地铁方案遵循乘坐距离越远,每公里票价越低的原则。第一套方案是:起步3公里内每人次2元,第二套方案是:起步6公里内每人次3元,方案二比方案一每加价1元的里程要长,两种票价都不封顶。

公交票价的两套方案起步价分别是1元和2元,1元起步价的方案将取消一卡通刷卡优惠,2元起步价刷卡优惠为5折,对特定人群优惠政策不变,儿童免票身高则由1.2米提高到1.3米。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从乘客负担水平看,票价调整后乘客支出确实是有所增加的,支出增加的幅度将根据各个乘客乘坐的频次以及距离的长短有所差异。

这次的调价方案中,地铁调价后,对使用一卡通的乘客将有优惠政策,每月累计满100元,超出部分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超出部分给予5折优惠。李素芳表示,这次价格调整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希望把大多数人每个月的通勤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调价后的价格仍然是全国同类城市的最低水平。

李素芳:平均每人每公里的价格就是平均运价率,这是行业中具有可比性的指标,调价后是不高于全国同类城市价格水平的;月平均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高于2007年北京上一次票改相对的价格水平。

对于即将调整的公交、地铁价格,大部分市民还是表示了支持和理解。

乘客1:我觉得按照里程收费可能会更合理些,因为有时我们可能只坐一两站,也是两块钱,有时候也坐十几、二十几站,还是两块钱,所以还是分段计价比较合理。

乘客2:现在还行吧,就是地铁便宜了点,人太多了,太乱了,乘车环境不好。

不少北京市民在理解、支持价改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善乘车环境的希望。出行环境是否能够通过调价有所改善?通过调价减少的用于公共交通的财政经费今后又将用于何处?

对于市民提出改善乘车环境的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励雅认为,北京的地铁密度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因此首要问题仍然是公共交通建设。

杨励雅:我觉得北京的交通更重要的问题是,还要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和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交通委也提到过,北京的地铁的密度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对于市民的希望和专家的建议,北京市交通委委员荣军表示:票制票价调整的同时,北京市将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给市民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务和出行环境。

实现公共交通地面地下两网融合,协调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在中心城市民步行500米就能到公交车站。五环路内步行1公里就能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现有非空调车全部调整为空调车,全面提高公交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满足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并适当兼顾多样化出行的需求。

从2007年至今,北京市用于地铁的财政补贴总支出在950亿元左右。每年补贴地铁运行的费用,大概占到了北京财政收入的5%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而这次票价调整之后,能够大幅提升地铁运营收入,财政补贴也将随之降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认为,财政补贴的钱可以有更广泛的用途。

孙玉栋:按照北京财政公布的数据,原来地铁收入大概占1/4,调价后大概占1/2。财政补贴也就相当于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大概70亿元,这个数字不是一个小数,在财政支出调整的过程中这笔资金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财政支出是否真的降低了?对此,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给出了答案,她表示,表面上看,运营收入的增加降低了财政补贴。实际上这笔钱还将用于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环境的改善中去,而且不仅是这笔资金,政府还将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今后6年仅仅用于完成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资金就将达到4000亿。

李素芳:从根本上讲,是要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增强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靠持续增加公共交通供给,使公共交通能更广泛的覆盖,更加方便可及,也使更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公共交通服务。而发展是需要持续的投入的,也需要一个符合市场化运行要求的机制。以轨道交通为例,按照规划,到2020年北京轨道交通的里程在现有基础上还将增加一倍,完成这个规划投资在4000亿元左右,这除了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外,也更需要一个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今后,北京将建立公共交通票价动态调整机制,每5年对票价进行整体评估,适时的按照调价公式进行调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