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还是诺兰这是个问题

  •   
  以奥斯卡来参照:诺兰被提名的只有最佳编剧,大卫·芬奇却有两次最佳导演提名,两人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如果把参照标准换成商业号召力,答案又会变得对诺兰有利,毕竟他是现今好莱坞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小编个人倾向于芬奇,他更像艺术导演,每部电影都有自己标志的风格,而且总会在灰暗环境里加上人物内心,并拷问社会秩序与世俗道德。
  《消失的爱人》在北美开画以后,口碑一路飘红;《星际穿越》还没来得及面世,就已经未映先热,两部电影的导演,大卫·芬奇和克里斯托弗·诺兰,无论是否有作品问世,都长年是影迷们的心头好。于是问题来了:这两个电影风格与商业成就都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到底谁更技高一筹?通过IMDB上几个网友的交锋,我们看看谁更高明。
  Anova:
  与芬奇比,诺兰显然更个性,尤其在故事主旨、视听美学和叙述结构上。诺兰是个结构主义大师,在所有主流电影人中,他显得最具野心且最有革新力量,所以我觉得他有能力成为被时代铭记的导演,尤其那部《致命魔术》,完爆大卫·芬奇所有电影。
  Moviegoer:
  诺兰最有革新力量?《致命魔术》完爆大卫·芬奇?我被这个论调惊呆了!你可以说诺兰比芬奇更懂娱乐,但所说他更能革新,实在滑天下之大稽—更何况就深度与创新而言,诺兰距离芬奇中间差着一万个丹尼·鲍尔(小编按:对鲍尔的躺枪表示很欢乐)。
  Cvsandstuff:
  诺兰的确是个富有革新精神的导演,用胶片对抗数字不就是个例证吗?更何况他原创的故事结构非常独特,而且实验性极强地采用非线性叙事风格,并将它与角色的表演做到极其无间的贴合。这些都是大卫·芬奇没有的,也是他比不过的。
  Moviegoer:
  你是上帝派来的猴子吗?用胶片对抗数字就是革新?你的逻辑有多混乱?至于非线性叙事,请问知道库布里克吗?这都是老爷子玩剩下的了。诺兰的闪回序列(小编按:非线性叙事的一种)根本不新鲜,更别提开拓性了。你的电影知识太欠缺,跟你对话划不来。
  Makinba:
  诺兰这种三板斧(复杂剧情、视效奇观、暗黑心理)导演,注定被影评人鄙视同时深受观众喜爱。芬奇整体风格虽然固定,但他的作品之间差异性更大,而且透过故事能看到人,但诺兰除了小丑之外,没有一部电影能见事见人,抛去那三板斧啥都不剩了。
  残害小鹿,跟拍片底线有关系吗?
  据娱乐点评人京八婆爆料,导演张扬在西藏拍摄《皮绳上的魂》时,因剧情需要更为逼真的效果而杀害了一只小鹿。爆料一出,网友的谴责之声此起彼伏,觉得这与《银河护卫队》片尾字幕“没有动物和植物受伤害”相比太有讽刺意味,并以国外动物保护协会对剧组监管的例证,斥责这是对人性底线的突破与践踏。
  电子骑士(知名影评人):
  如果“张扬杀鹿”是真的,只能说我们的电影人太缺乏基本的保护生物概念了。美国电影常在片尾打出字幕,声明没有动物受到伤害,否则动物保护协会之类会告得你挂掉。另外,这显然和屠宰场杀牛杀猪不是一回事!说拍电影保护动物伪善的人好好琢磨下其中逻辑吧。
  杰洛士的老公(果壳网友):
  在我看来,所谓的动物保护者都很虚伪:试问谁小时候没弄死过虫子?倘若以年龄论常识,那无肉不欢的成年人又该当何解?很多人在饭馆吃鱼时还特意要求看着活鱼被弄死才放心,这种残忍是否也算跌破底线?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谴责导演是否杀鹿,而在于你能切切实实地为动物保护做出怎样实际性的贡献。
  关于粒粒雯的一切(微博网友):
  最讨厌为了电影效果而刻意杀戮,那小鹿也是混娱乐圈的吗?它必须为了你的艺术作品而牺牲吗?而且,无论小鹿是不是食用鹿,又或者小鹿是否怀孕,为了电影效果而杀害动物,除了证明导演十分残忍,更加证明你技不如人,需要真杀才能有效果。虽然我根本不知道张扬是个什么样的导演,但是之后他所有电影,我会全部抵制。
  红色皇后(知乎网友):
  某些喷子说关注动物保护就是闲得慌—相对于谴责“张扬杀鹿”,这个说法更让我好奇,甚至觉得正是此种心态纵容了很多丑恶现象的发生。人的关注面都是有限的,挑选某些事情去关注是人之常情,并不意味着他对其他的事情就漠不关心,而动辄指摘别人“关注这事是扯淡、不关注那事是混蛋”的态度,其实是很猥琐的。
  编辑观点
  作为绝对素食主义的小编,明确表示自己赞同动物保护。而且同为实践主义者,小编很赞同果壳网友“杰洛士的老公”的最后一句:动物保护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谴责,而在于你能做出什么—人的关注面是有限的,能掌控的范围更是有限的,若真心保护动物,那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点实事,而不是大鱼大肉之后跑到网上打嘴炮。
  金马奖大预测,小伙伴们快来猜
  历届金马奖最大的特点,就是各个奖项几乎没有规律可循,但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奖项之一,很多影迷还是会乐此不疲地区去预测。《大众电影》微信群“象牙塔”的小伙伴们也预测了一把,选出他们心中的最佳奖项,看看有谁榜上有名。
  最佳男主 廖凡
  得票率43%
  凭《白日焰火》斩获戛纳影帝的廖凡,以其浑然天成的实力演技,俘获了众多女汉子与萌男子的心,在完爆陈建斌后,又PK掉小编的男神张震。但正如微友罗佩所言:“作为一个女性观众,尽管心理上支持张震,但知道现实还会是廖凡。”只是可怜了陈建斌,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勺子》是个啥东东都没人知道,只能被人当陪跑。
  最佳女主 陈湘琪
  得票率27%
  女主的角逐,是微友们争论最激烈的奖项预测,也是唯一进行了两轮筛选的奖项预测。汤唯和巩俐被淘汰之后,赵薇和陈湘琪的粉丝接连向对方发难,最典型的是微友李·给力与黑风寨寨主对话:李同学认为赵薇演活了村妇的卑微、怯懦与可怜,寨主却觉得赵薇少了一个泼辣的层次。最终,赵薇以一票之差败给陈湘琪。
  最佳导演 许鞍华
  得票率23%
  最佳导演的预测可谓百转千回:开始时支持娄烨的呼声最高,但微友Juzitou的一句“电影节会跟风”,支持的焦点就成了刁亦男;可微友Cambrian觉得“许鞍华能在浮躁的环境里做电影很不容易”,又把许鞍华推到了议论中心。直到投票表决时,许鞍华、刁亦男和娄烨的支持率都十分胶着,最后仅以一票之差险胜刁亦男。
  最佳影片 《白日焰火》
  得票率33%
  最佳影片的讨论,开始是在《推拿》和《黄金时代》之间展开:支持《推拿》的觉得电影里湿漉漉的欲望在得与不得之间撕扯,引人深思;支持《黄金时代》的认为它是中国电影最沉得住气的表率。但没人会想到,最终投票时胜出的却是《白日焰火》—支持它的微友们理由超级简单:这片可是在戛纳获过奖的,金马岂敢不跟风?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