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摘要】会计信息作为证券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披露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在合理配置市场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路径问题,剖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年发展,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经济制度越发完善,监管部门权责更加分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差
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差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失实,甚至披露的根本就不是上市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且在处理经济信息方面以及在处理会计事项中采用的许多会计程序和方法都不符合会计准则和制度。这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个问题。上市公司在招股、上市、再融资、年报和重大事项披露等工作中,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这个问题表现得越发突出。如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利润是虚构的,占到总利润的99%以上。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2.60万元,少计费用48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类似事件还有“红光实业”、“郑百文”等。另根据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统计得出仅从2002年至2006年因虚假陈述会计信息而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达到了43家,占所有受处罚公司的43%。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疏于充分性规范或者使其形式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揭示的内容少,提示的程度低,公司财务预测值偏差较大。作为投资者,在使用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投资分析和预测时,难免对其投资决策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表多数是不完整的,蓝田股份将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8370万股改成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数额做了相应缩减,却一直未公开披露这件缩减公司股本的重大事项。主要表现为:(1)重大投资项目的披露不充分。(2)偿债能力的披露不充分。(3)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不充分。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讲究时效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问题集中表现在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个别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从而使投资者决策失误或被转嫁投资风险。另外,对于上市公司构成利好影响的会计信息,一般都披露较快,甚至提前披露,从而虚增资产和利润,而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的,则拖后披露,事后发表公告道歉了事。根据2002至2006年中国证券会公开处罚数据统计,在167家受处罚公司中,因未及时披露而受处罚的公司达到了48家,比重占到了29%。投资者不难发现,大部分上市公司对重大临时事项的披露都采用定期披露,以此来代替临时披露,往往一些重要信息披露出来,已是事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案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并不少见:“漂河银鸽”购买“银广夏”股票未及时披露时间,恒泰芒果对于公司涉诉事项未披露等。
(四)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发布信息不适宜,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披露不充分,其结果不仅使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且使同一上市公司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此外,一些上市公司还借此手段来调节利润。
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
发挥市场信息中介的作用,一方面,信息中介能以较低的成本发掘公司内部的私有信息,另一方面信息中介能够帮助鉴别和传播企业披露的公开会计信息。由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在取得会计信息上具有先天的不对称性,此时,无论上市公司如何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预期效果。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都需要专业的信息中介为其搭起沟通桥梁,而证券分析师则是信息中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完善和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我国当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静态监管,往后应建立动态监管机制。(1)盈余信息动态监控,对于那些业绩严重偏离行业平均值的企业,相关部门应仔细核查。(2)股票交易动态监控,对于股价连续波动异常的企业,应对其临时停牌,并对其是否有信息未披露进行调查。在政府职能部门方面要改变多头管理局面,充分协调各监管部门,使其成为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防止各部门各依各法,甚至“推皮球”现象的出现。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制度。我国在实行这一制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应做到:第一,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善执业环境,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第二,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证监会和中国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质量;第三,应借鉴海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经验,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
(四)完善现行会计制度
逐步改变以“四个假设”为前提的硬性规定,使上市公司的会计期间更具连续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另外,对一些不能以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进行补充披露说明。并且使企业在会计制度的选择上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使所披露的信息更具可比性。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会计体系,是实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合理的会计制度应兼顾博弈各方的利益,使其做到自觉遵守。并且要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各种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