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将用西方歌剧演绎《白鹿原》
-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2月16日电(记者程云杰)随着茅盾文学奖小说《白鹿原》的音乐会版15日晚在西安音乐厅首演,中国艺术家利用西方歌剧来演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故事的探索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白鹿原》由作家陈忠实于1993年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陕西黄土高原白鹿村的故事。白鹿村是历史久远、素有仁义之称的大庄。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以及周围各色人等的时代变迁故事。
此前,《白鹿原》小说已被改编成秦腔、话剧、影视剧和舞剧等,原创歌剧的改编尚属空白。
编剧兼作曲程大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鹿原》好似一部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庞大史诗,历史歌剧和人物关系都非常复杂,过去近2年的时间里,他花了很多心思去探索如何将宏大的原著抽丝剥茧地歌剧化,如何用细腻的音乐来加以呈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主要坚持就是既要尊重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规律,又要反映出陕西和中国元素,并能从当代人的眼光对中国的历史进行解读。”他说。
在首演当晚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歌剧演员们用抒情咏叹的形式,以黑娃和小娥的生死之爱、黑娃与发小白孝文、鹿兆鹏被扭曲的兄弟之谊以及黑娃父亲鹿三亲手杀死身怀六甲的儿媳这条颇具戏剧张力的故事为线索,重点呈现了100多年前,白鹿原居民所经历的多重感情碰撞。
导演易立明说,这部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既具有高度的作曲技巧,又富于歌唱性且充满戏剧呈现力。
他把音乐会版《白鹿原》的演出称为一场“音乐人的节日”。现场观众也从充满戏剧性的声乐演唱和高度技巧的乐队演奏中感受到主人公对人性自由的呐喊以及白鹿原在那个时代的历史悲歌。
据陕西省文化厅介绍,此次在西安先行推出《白鹿原》的音乐会版就是为了呈现这部歌剧作品在音乐上的创作特色。首演过后,主创团队还将广泛征集业内意见,继续制作歌剧《白鹿原》舞台版并于明年在西安首演。
制作方新蝉歌剧中心表示,此次创作全部启用青年实力派歌唱家担纲演唱,旨在发掘中国歌剧界优秀的“新声力量”,让年青一代传承经典的同时,赋予经典新的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这部作品还创造性地推出了多个剧院联合制作的机制,以便能探索解决多年来原创歌剧难以生存、难以推广、难以让更多地域的观众了解和接受的难题。
易立明说,更多剧院加入联合制作有助于改变中国歌剧总是由一个剧院或一个演出团体“单打独斗”的传统,从而使多地创作力量能参与其中,形成合力,共同托起文化市场的“中国创造”。
“我们希望歌剧版不仅能呈现陕西的地方特色,还能成为一部代表中国品质的中国歌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