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如何上头条?提升服务性 增加认同感
- 新华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借助新媒体手段实施“阳光政务”已经成为探索社会治理模式的全新路径。时至今日,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已经由最初的“扩音器”“照相机”逐步转向“会客厅”的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政务公开真正抓住用户“痛点”,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12月23日,“网络传播沙龙”第五期特邀“上海发布”主编周凯,最高人民检察院“两微一端”负责人、正义网副总编辑曹丽辉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以及今日头条总编辑、副总裁夏勇共同解析“政务如何上头条”。
据周凯介绍,“上海发布”成功的秘密在于通过提升服务性,贴近上海老百姓,形成区域特色化。目前,上海发布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和上海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陆续接入公交卡余额查询、出入境办证预约、养老、医疗保险查询等14项便民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了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属性。周凯说,“做政务新媒体最重要的是把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服务好,市民就会从内心认可这个政府,认可这个发布渠道,自然而然地爱上这个城市,增加对政府的认同感。”
司法工作,尤其是检察工作一向给人“高冷”的印象,普通百姓对于检察工作知之甚少。如何能让传统政法望而生畏的形象变得和蔼可亲?针对这个问题,曹丽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在传播过程中特别注重了拟人化的考虑,将最高检的新媒体形象设计成一个中年男性,但偶尔也可以卖萌和小清新,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增强信赖感。”曹丽辉还表示,最高检新媒体非常重视提升自身的服务性,一方面发布各类案件的立案侦查等相关信息服务于法官、检察官以及案件当事人等专业用户,另一方面采用漫画、图解等易于被大众接受的传播方式开展日常普法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让司法信息有效抵达用户,将司法温度传递给社会大众。
作为长期关注政务信息新媒体转型的学者,宋建武表示,就信息本质来看,很多政务信息本身就是公共事务,和老百姓的生活、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政务新媒体能够抓好服务功能,掌握信息传播规律,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将政府的权威消息经过适当处理,增强利益相关度,政务信息上头条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