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建设投资将超过1.1万亿元 数千亿光网投资谁受益?
- 人民日报
补偿机制有待完善,资源浪费值得警惕
“2015年底,我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4%,到2020年提升至98%。别看只有4个百分点,剩下的可都是‘硬骨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源表示,目前,未通宽带的村寨大多集中在西部偏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宽带建设投资高,施工难度大。
“偏远地区宽带普及的难度,超出你的想象。”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阿坝州分公司总经理刘勇告诉记者,只有2000多人口的阿坝县求吉玛乡,地处川、青交界,平均海拔4000多米,离最近的光网接入点超过60公里。中国电信联合另两家运营商共同投资约210万元,今年1月开通了百兆光网。但截至目前,宽带用户只有乡党委、政府等不足20家。“单纯算经济账,可能100年都收不回成本,但央企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刘勇说。
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也担负着改善经营实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双重身份给基层管理者带来了不少困惑。
“处理好企业公益性义务与经营绩效考核的矛盾,必须解决两方面问题。”马源说,一是进一步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于那些评估为市场机制失灵的地区,政府需要履行公共服务义务,在市场机制有效运转的地区,要开放市场,通过竞争惠及用户;二是进一步明确国有基础电信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公益义务,优化经营绩效考核体系,减轻企业在战略性、长远性和公益性投资方面的绩效考核压力。
为落实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2015年底,工信部、财政部确定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不超过1.5万个未通村、2.2万个升级村的宽带建设和运行。但据企业年报数据,2015年中国电信光纤宽带网络投资约340亿元,获得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资金仅有1.23亿元。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基础运营商在打造“全光网省”过程中,也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据了解,财大气粗的某运营商,去年加大了固网宽带投资力度。“甘孜城区光纤到户改造,他们的做法是把皮线甩到每个用户门口,我们没那么多钱,只是把光纤分纤箱安装到楼道……”一位基层电信员工反映道。
“农村光网普及本身成本就高,当前还面临着一些地方新农村改造带来的不确定性。”四川电信多名基层管理者反映,有些行政村改造后,农民整体搬迁上楼,运营商前些年不惜代价投入的光纤到户设施大半废弃,令人痛心。此外,许多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城里买房,家里老人对信息通信设备不熟悉,本身需求也少,造成了宽带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受制于经济条件,偏远农村地区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网上适农信息和在线应用较少,宽带设施‘建多用少’问题明显。”马源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惠农”效用的发挥,是下一步宽带建设运营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之一。(记者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