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下的VR:先“造血”还是先“开发”?

  • 新京报  

有的创客选择在垂直领域落地,提前商业化;有的则在内容、硬件、平台上全面扩展,把筹码押在未来

如暴风影音CEO冯鑫曾预言的一样,未来大部分互联网内容都会以VR的形式呈现,VR会是一个新的计算中心。巨头跑马圈地,资本疯狂注入,创业者也抓住机会涌入掘金,不到两年时间,VR创业潮席卷了房地产、零售、教育、军事、工程设计、医疗健康、娱乐等各个领域。

风口之下,资本摇旗助威,创业者高歌猛进。不过有的人选择了一边造血一边探索,有的人则选择了快速扩展,跑马圈地。这两条道路难说孰优孰劣,如何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1 赛欧必弗

 

赵兵

●业务领域:VR内容

●主要产品:为B端客户提供VR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业务线包括运动感知平台的配套设计安装,动作捕捉技术和VR影视的转化和制作。

●创始团队:赵兵,曾在中国五矿任职,有16年VR从业经验。

●融资轮次:2015年8月完成2000万人民币首轮融资。

●入围原因:作为一个老牌VR公司,在行业积累多年,通过早期的项目制运作模式使其在B端具备造血能力,在系统集成上有一定优势,是少见的不烧钱的VR项目,同时,也正积极地寻求产品化转型。在中国VR产业普遍不成熟的环境下,也许这是一个好的选择,边造血边研究。

 2 脑穿越

 

黄庄

●业务领域:VR游戏

●主要产品:开发了多款移动端VR游戏,还开发了一个聚合精选VR内容的“脑穿越VR”App。

●创始团队:创始人黄庄先后于奥美、华硕、戴尔、点心、百度、埃森哲等公司担任高管;联合创始人王文豪曾在华为、UC、人人、百度任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陈曦是一个游戏开发者,在Unity3D引擎开发技术上造诣颇深。

●融资轮次:2015年年底,完成真格基金、创新工场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入围原因:移动VR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路线,分发平台比的是内容的多少,以及分发能力,黄庄曾是创新工场点心团队的COO,在移动互联网运营方面经验丰富,在分发上也有经验。

 3 蚁视科技

 

覃政

●业务领域:VR 硬件和内容

●主要产品:蚁视科技已经推出了蚁视头盔、机饕、蚁视VR相机3款硬件以及4款概念型产品,此外,打造了包括VR手游、VR网游、VR影视、VR社交的内容生态平台。

●创始团队:创始人兼CEO覃政,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博士就读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2014年初,覃政从航天五院博士退学,创办蚁视科技。

●融资轮次:2014年底,获得红杉资本A轮1000万美元的投资;2015年底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高新兴科技。

●入围原因:创始人覃政专业背景不错,特别能折腾。未来可以在内容研发和拍摄硬件上继续深度发力,将来迭代的空间很大。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