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视频:用互联网“搅动”电视业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在传统影视剧领域,乐视是一个“搅局”者。近期正在热播并引发热议的《亲爱的翻译官》《好先生》的背后都有乐视的身影。之前,去年的年度大剧《芈月传》也由乐视出品。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乐视在电视领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在上海电视节上,乐视更是高调宣布,要用150亿元改变当下电视剧的现有模式。在互联网思维下,乐视会给电视带来哪些影响?作为电视圈的新兵,乐视是怎么玩的?

数据化:

做最接近用户的剧

“用户一直是影视公司特别是电视剧公司的一座大山。”乐视视频总裁高飞这样判断当下的电视剧行业。在互联网领域,用户始终是核心,但在传统电视剧领域,影视公司擅长的是TOB(面对行业、市场)的生意。他们擅长把作品卖给电视台或网站,却不能直接与用户产生关系。“当我们隔着一个屏幕,不知道用户在哪里,不知道他们行为喜好的时候,这个怎么解决?”高飞提出这样的疑问。

但作为互联网公司,乐视在制作电视剧以及网络剧之前,就能掌握用户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乐视不仅是视频网站,还是电视、手机公司,他们通过这些渠道分析用户行为后,成果斐然。

从去年到今年,乐视推出的电视剧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去年年底,《芈月传》在电视台及网站都掀起收视热潮,并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成为今年第一部收视率破3的电视剧。刚刚播放收官的《好先生》也是口碑收视双丰收,成为朋友圈、微博热议的话题。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条件下,最接近用户的平台最有机会掌控这些数据。”高飞表示,希望能与合作伙伴一起把整个中国电视剧产业规模化,做最接近用户的电视剧,并创造更多更好的用户价值。

大手笔:

150亿元布局全产业链

“电视剧行业有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有了钱,很多问题都能解决了。”一句调侃的话的背后,是乐视在电视剧领域不遗余力的投入。

大量的航拍、考究的制作、电影大片的质感、动辄数十万元的道具……近期《好先生》因其精良的制作引发热议,而其背后是1.5亿元的投入。乐视作为出品方之一,对此投入不菲。

电视节上,乐视还宣布要将这种“壕”气与其他电视领域的“小伙伴”共享。按照高飞的说法,乐视要拿出150亿元布局电视剧行业。

这150亿元包括乐视集团在各个影视剧中投入广告10亿元,影游联动投入20亿元,金融产品开发30亿元,与合作伙伴分成40亿元以及战略投资内容制作者50亿元。同时乐视还公布了53部超级IP大剧,涵盖古装言情、仙侠玄幻、都市时尚等多个类型,包揽了月关、饶雪漫、匪我思存、猫腻、Fresh果果等知名作者的顶级作品,更与慈文传媒集团、华策集团、柠萌影业、克顿影视集团、新文化集团等近40家业内知名制作公司展开战略级合作。

变模式:

“保底+分成”谋共赢

几年前,在电视剧的网络版权费还被人们忽视时,乐视却一直坚持正版战略,购买了大量正版电视剧,推动了电视剧版权费上升。最近乐视又计划改变模式,不再一口气买断,而是探索与影视剧制作方“保底+分成”的合作模式。

“一部电视剧不管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双方都有可能伤感情。”高飞根据多年的买剧经验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现在这个阶段,最好的方式是不再一次性买断,而是先有一个保底价,之后再根据利润分成。“比如说我们花2亿元买了剧,然后这部剧在乐视平台产生了3亿元或者5亿元的收入,我们承诺在收回2亿元的保底成本之余,其余部分将会跟大家分享,而不会像之前那样做一锤子买卖。”

根据高飞的预估,今年乐视的广告收入加上会员收入将超过100亿元,那么至少会有40亿元的资金可以回馈给合作伙伴。

这种做法也更有利于电视剧质量的提高。一旦一部影视剧可以从用户身上而不是电视台或视频网站那里获得更高收益,那么制作方必然会更加考虑用户的喜好,提高作品的质量。“一旦可分配的收入足够多,保底就会变成不重要的因素。”高飞认为,这样就能让大家回到原点,各司其职,把作品做得更好。

“我们希望与行业伙伴一起,发掘更多优质IP,细致打磨沉淀精品,从源头开始进行全流程的生态开发,创造更大的价值,形成多方共赢局面。”高飞这样说道。(任晓宁)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