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视人做出爆红"小戏骨" 节目本质就是挖掘趣味

  • 北京晚报  
 

国庆节期间,数十档新上线的网络综艺同时发力,电视荧屏也纷纷献上特别节目装点长假,意料之外,被全民关注的爆款居然是一档在湖南地面频道播出的栏目剧《小戏骨》。

这是一档2015年底已经开播的节目,所有演员都是年龄6到12岁的孩子,他们像模像样地表演经典影视作品如《刘三姐》、《焦裕禄》、《洪湖赤卫队》等,让人既耳目一新,又忍俊不禁。这档节目在湖南本地收视率创新高,而让它走红全国的原因是,最新一期小演员们表演的《白蛇传》改编自家喻户晓的《新白娘子传奇》。两分钟剪辑版在播出后短短几天里点击量突破7000万,敏锐的视频网站火速抢购了版权,将88分钟完整版剪辑成五集更新,以会员制播出。截至发稿,非会员仅能免费观看一集,累积播放量已高达1.7亿。

高关注度同时带来争议,欣喜者以为,剧中孩子的演技不俗,足以让时下当红的偶像明星汗颜;与之对应的质疑声则认为,这是让孩子刻意逢迎成年观众好恶,泯灭童真。换个视角,这档节目的另一个争议点在于,这是创新还是恶搞?如果它能够在未来被持续关注和喜爱,那么作为一档成本低、非明星的原创节目《小戏骨》可视电视行业作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的创新典范,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意义重大。为此,记者采访了《小戏骨》总导演,湖南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总监潘礼平。

表演从单纯模仿变成灵魂附体

如果把《小戏骨》视为恶搞,会顺理成章猜想,它的幕后制作团队肯定是一群脑洞大开的90后们,但实情并非如此。总导演潘礼平是电视湘军的创业元老,第一任湖南电视台节目中心主任,上世纪90年代,多档王牌栏目如《晚间新闻》、《乡村发现》都是由他带队创意制作的。

如今《小戏骨》面对的质疑,潘礼平解释说:“没有一件事没有争议,但没有必要事事上纲上线。我们做儿童节目始终坚持对青少年有正面意义,少儿不宜坚决不能搞。就节目来说,《小戏骨》的模式是艺术形式,是表演上的创新;对孩子,模仿经典表演就像读艺术班,跟学唐诗宋词一个道理,对人生与艺术的感悟,就是要从不断获得中慢慢建立。通过《小戏骨》,孩子们对主旋律的经典开始有了兴趣,演了之后深受感触,演的和看的都从中受益。”

在《白蛇传》之前,《小戏骨》编拍的都是红色经典或很正的主旋律题材,让小孩子演焦裕禄、白毛女、刘三姐,只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讲故事,唤起他们的感情,孩子们并没有心理障碍,表演时情感都是自然流露。通常,拍摄前小演员要进行了长达三四个月的彩排,看原片数十甚至百遍,然后将每场戏排练,逐个动作逐句台词的打磨,才到现场实拍。使之从单纯的模仿,转成灵魂附体,演经典也学到了经典。

由于《白蛇传》是第一个被编拍的商业题材,最初当执行导演提出这个方案时,潘礼平是否定的,考虑这是个传统爱情故事,不适合孩子。而后经过反复琢磨,他们尝试舍去爱情戏,发现故事依旧成立,还留下了中华文化传承的东西,比如骨肉团聚,恩情与亲情,法海的赏罚分明,人要怎么抵消自己的罪孽,都有很深的教育意味。后来那段被网友给予高度评价的许仕林哭母,真情流露,那个孩子是用一种近乎崩溃的表演方式,把白素贞真的当成是自己的母亲。

潘礼平看来:“这是成人很难做到的,成人的情感好多都是受制约的或者羞于表达的,小孩没有障碍,所以在‘演技’方面孩子其实有很大优势。《小戏骨》表面上看是稚嫩的孩子稚嫩的肩膀,但是它背后的力量很强大。我们祖先甚至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精华都可以通过他们来向世人传递。”

电视节目的本质就是挖掘趣味

和那些重金打造的大型综艺节目相比,《小戏骨》就像小米加步枪之于飞机大炮,一个十来人的小团队,带领一群孩子,有一个好点子,精工细作,它如今的成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的奇迹。

评判恶搞还是创新,运气还是实力,可以翻看潘礼平的履历,这位电视湘军老领导过往曾一次次地创造这样的“奇迹”,拿上世纪湖南卫视立台之本的节目《晚间新闻》来说,2000年美国《纽约时报》到湖南电视台点名要采访这个节目。当时潘礼平的做法是大胆起用非专业人员主播“说”新闻的方式,把新闻高高在上的严肃姿态放平,增加趣味性,当时主流评价这是新闻的娱乐化,他并不认可,他的理念是把《晚间新闻》塑造成一个人,一个有魅力的人:开明、生动、幽默、真诚、爱玩花样、有点思想、有点亲和力,能吸引从老到少各种朋友。这个理念也是如今《小戏骨》的创意源头,儿童表演,却并不局限于儿童观看,它找到了大人、孩子共有的兴趣。

接受采访时,潘礼平自称是个不读书的农民,这些年干了不少“毁专业”的事,“《晚间新闻》不学播音的主持人也能说新闻,就毁了播音系,《小戏骨》大家看到小孩子都能演得这么好,还要表演系干嘛。电视嘛,不要把它搞神秘,搞成专业,它的本质是发掘趣味的一个东西,很通俗,直接面对社会大众,用精神、艺术、趣味吸引观众。”除了收视率结果,潘礼平不看时下流行的各种大数据分析,他觉得所谓创意有术与道之分,那些模式、明星、网感、数据、受众分析都是一时的技术手段,属于术的层面,而道只有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潘礼平解释说:“我觉得新闻硬邦邦的不亲切,不如和大家聊一聊,《晚间新闻》就这么就火了。《小戏骨》我们从来没想过是为了网络开发,甚至不是为青少年,而是为大众。人总有共同点,哪怕是跟唐朝时的人去比,抓住共同点就能实现穿越,只要不脱离人。”

《小戏骨》借助网络平台的病毒式传播,才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全国爆红,而潘礼平却是个拒网的人,坦言不看年轻人的节目,因为跟不上网络时代,看网络词汇就像文言文。但他又比谁都精准地一下子就抓住了网感,并简单地一言道之:“网感应该是最低、最接地气的,全国人可以一起玩的东西。 我不觉得非主流就一定是有网感,有网感一定非主流。只不过是人与生俱来的趣味,对人性的追求,都是会跟网络擦出火花的。” (金力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