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正典 画意静人心——记著名书画艺术家李迎舜

  • 互联网  

翰墨书正典 画意静人心——记著名书画艺术家李迎舜

从美学的角度上来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要是能够打动人心,那它本身就完全是可以称之为好作品,所谓的雅俗共赏也就是这个道理。而今日李迎舜先生无论是在其书法造诣上,还是在其丹青造诣上,他本人也都是深谙于此雅俗共赏的文化格调!在翰墨作品的创作上,他是有兼涉隶书和行草等字体,其间尤以隶书字法最得高古之气,字字隶体蚕头燕尾不失其格,恰是正典风范贯彻始终。在丹青作品的创作上,李迎舜先生则又是有蕴藉于极其丰富的文人情怀,是谓旨在用最为静谧的画面表现来传递出一种澄怀观道的审美品性,画风悠然畅神,意韵动人心弦,而如此情景妙境,观之也皆是可令人深感纯美自然也!

中国丹青画作向来都是讲究于对内涵意境的呈现,当然这种内涵意境的呈现并不是凭空生发的,而是需要画家拥有丰富的味象心绪和自然情怀,唯有如此,方才能于画中尽显胸臆之阔然。以此为基础,今日纵观李迎舜先生的众幅写意丹青,其画面不管是对于荷花题材的表现,还是对于山水与人物情景的题材表现,在李迎舜先生的笔下可谓也均是有达到了这样一种内涵丰富的审美高度!就以其写意荷花作品来说,画中水墨气息淋漓始终,于外是有层次之分明,于内亦是有华润之畅怀,花卉赋色更是明而不艳,媚而不俗,而如此清逸画风所感,也恰恰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娴静明心,生气盎然!

翰墨之道,唯古是尊,而李迎舜先生作为当下艺术界内的一名书画大家,其自然也是有深谙于此翰墨文化的取法之道!纵观其隶书作品,是可见其独尚于碑意之脉,隶书用笔不失蚕头燕尾,墨迹更是以凝练厚重而行运。然李迎舜先生虽是取古而作隶书,但他本人确实并没有像常人那般拘泥于其篱笆,而是食古化为己用,从此一举打破了大众式和展览式的隶书创作格局!其作隶书,是有力避忸怩之作态,亦是有摒弃矫饰生硬之媚俗,笔以骨力而作洞达,字以古典而蕴文脉,线的刚柔相济和势的浑厚正大已然是有在此刻达到了表现的极致!

翰墨书正典,画意静人心。艺界内善书善画者多如牛毛,但是真正能达到造诣之大成的书画艺术家,却是寥若星辰。而今日的李迎舜先生显然就是属于后者,他对于书画的传承法脉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书画的创作功底也同样是毋庸置疑的,不慕时风,不随时流,作画蕴藉禅心之意,作书秉持正大之道,值此众幅书画作品纵览之余,诚是可令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李迎舜,字和如,斋号,杏林梵韵,男,一九五一年生于甘肃省甘谷县礼辛镇。现居兰州市城关区平凉路 147 号。李迎舜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从临摹皮影艺术、连环画,到写生、素描。

后来从军服役也未曾放弃,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同时兼搞一些板报设计、墙壁绘画等。退役后,一边工作一边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书画艺术,目的从不是为了超越什么,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乐趣,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李迎舜认为,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不断成长、积淀艺术生涯,就是给自己最好的一个交代!他没有豪言壮语,而是踏踏实实的努力,真正的去坚持,千方百计的从自然界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到古今书藏理论知识、艺术作品中汲取能量、临摹学习,尽可能的采人之长,补己之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其书画艺术造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关注。近年来,李迎舜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全国书画臻品展中获得银奖。在“同心抗疫·共克 时艰"全国名家书画大赛中获铜奖。在中国首届“精英杯”书画大赛中取得前七名的好成绩。并荣获 2020 现代名家“华夏荣誉”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三等奖、2021 年“百家争鸣”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二等奖,被聘请为《筆墨丹青书画院》荣誉理事。丝绸之路文博网特聘顾问,书画交流中心会员。部分作品先后收编《中国艺术家年鉴》时代印记年鉴档案《中国文化作品集》等书籍。2022 年荣获“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

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李迎舜将其视为修身养性的精神食粮,不遗余力的践行着“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人生信条。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