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访 |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关巍:防止创新的流失 在跨国医药合作中维护知识产权
- 互联网
通讯记者:廖春
导语:
在全球医药行业日益交融的今天,知识产权成为了各大企业守护创新成果的重要盾牌。近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国际知识产权法领域的杰出专家关巍女士,就如何在跨国医药合作中保护知识产权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关巍女士在采访中分享了医药领域中常见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并就如何在医药研发过程中保护创新技术、应对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等方面提供了专业见解。她的洞察不仅对于医药企业在面临法律挑战时的策略制定提供了指导,也为整个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汉视天下的采访中,关巍就如何在医药研发过程中保护创新技术、应对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等方面提供了专业见解。(采访记者 廖春)
记者:在国际知识产权法领域,医药方向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问题?
关巍:医药领域中常见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包括专利保护、药物注册、药品仿制和医疗器械知识产权等。在专利保护方面,企业通常会寻求对创新药物或医疗器械进行专利申请,并需要了解专利的有效期、侵权问题以及专利许可等相关问题。药物注册会涉及到药品的上市审批、注册延期以及知识产权对注册的影响等后续事项。而在药品仿制方面,也会涉及到专利侵权和合法仿制的界限问题。另外,医药领域也需要关注与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问题。
记者:如何在跨国医药合作中保护知识产权?
关巍:跨国医药合作中,保护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双方应该签署合同,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包括技术转让、许可使用和保密条款等等。合同中还可以规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来确保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等后续问题。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在关键市场申请专利、商标注册和注册产品等措施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了解和遵守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也至关重要。
记者:在您看来,在医药研发过程中,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技术?
关巍:在医药研发过程中,保护创新技术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通过专利申请。企业可以向相关机构递交专利申请,来保护他们创新技术的独占权和商业利益。此外,也可以采取保密措施,比如签署保密协议、限制知识的披露和访问,建立内部保密机制等。合理的保密政策和控制措施也有助于防止技术的泄露和不正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