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留存中国崛起的高光时刻——倪继周大师奥运作品价值解析
- 互联网
倪继周大师有着博涉多优的美学才华,也创作下许多弘钟大吕的丰碑作品。早年他创作的金秋长城系列作品,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新图腾,人称当代巨绘长城第一人,有着倪长城的艺术大名。
事实上,用中国画的方式凝聚中国精神民族魂,倪继周大师并非只有大画长城的丰功伟绩。他带着感受中国崛起的家国情怀,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为主题而创作的奥运人物系列作品,不但用艺术的方式成功留存下中国崛起的高光时刻,并且经由岁月荏苒的洗礼,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史上的和璧隋珠,件件都有价值连城不可多得的收藏属性!
时光回到二十多年前。2001 年 7 月 13 日,倪继周大师守在电视机前,急盼奥运会举办权的最终归属。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雄浑的声音宣告: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城市——北京的时候,倪继周大师激动万分!他这一代艺术家,对国家、对民族、对英雄有可贵的倾情,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民族,也愿意为中国英雄唱响主旋律。极有文化担当的倪继周大师,当时有了要为中国奥运会冠军画肖像献礼奥运会的初心。
时值北京奥运会的主办还有八年之久,虽然当时倪继周大师的绘画作品已经贵如黄金,有着千金难求的市场影响力,但是他抛弃了“商海淘金”的分分秒秒,近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进助力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的伟大事业中。没有私心杂念,就是要用自己的一支“金值画笔”无偿地为奥运会的冠军画像。这位热爱国家、热爱体育的艺术大师当时发出激励人心的弘愿:谁是奥运会的冠军,谁就是他肖像画谱里的真英雄!
入册倪大师的人物画谱,就是中国发展壮大的精英脊梁,这对历届中国的奥运会冠军是最高的艺术致敬,对未来的奥运会运动员来说则是礼遇无上的激励。倪继周大师的艺术壮举,来源于质朴的初心:奥运会冠军为民族、为中国争了光,这是下过苦功的,值得尊敬!
从 2001 年起,一起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将近十年的时光里,倪继周大师说到做到,排除了一切困难,用他精研传神的墨彩技法,一点一滴地开创了“中国奥运冠军”专题。从五十多岁战斗到一甲子,十年磨剑成,为奥运冠军画像的过程,也是他个人的艺术新长征,更是民族精神大放光彩的高亢和弦曲!当北京奥运开幕的时候,他用已经作成的奥运冠军群英谱做出了最为耀眼的献礼,像北京奥运会上空的烟花一样绚烂!
中国体育发展史感谢倪继周大师的努力,奥运冠军感激倪继周大师的偏爱。中国美术史因为有了“奥运冠军群英谱”的存在,便有了无比精彩而厚重的论述与畅忆。后之览者,亦将被这些记录中国历史、弘扬中国精神、为英雄而歌的弘大作品所感动!倪继周大师的奥运情怀,经由岁月的结晶,已经成为国家记忆里不可或缺的永恒篇章……
著名评论家:罗扬
2023 年 3 月 12 日
倪继周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六十年代起专业作画至今,创作的作品数十万计,现任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哈佛艺术学院荣誉院士、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湖南省湖湘文化基金会常务副主席、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省行政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加拿大国际画廊特约画家,加拿大中国工商业总会顾问、世界职业拳击联盟(WPBU)顾问。曾获世界公益与文化和平和谐使者、国际慈善大使、中国最具影响力书画大师、中国时代德艺双馨艺术家。2011 年 5月入编《共和国骄子》、2019 年入编《中外文化交流大使》、2021 年入编《新中国艺术大典百年巨匠》、《中国艺坛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其作品广受海内外人士追捧,并于 2019 年登录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世界第一屏”巡展。
倪继周于 70 年代末首创植绒油画风靡海内外,其画别具一格,质感极强,色彩绚丽,清雅明快,代表作《金秋长城》更是闻名遐迩,91 年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荣获国家金奖,次年入选中华百绝。被国内外人士誉称为“倪长城”。
近年倪继周使用毛笔作人物国画,其效果可与西画素描媲美,作品孙中山与宋庆龄、任弼时、邹韬奋、邓寅达、左宗棠等人物画作品均进入其纪念馆长期展出,称为倪氏焦墨素描,系其在美术领域的又一创新,获业内外高度好评。
倪继周书法楷书得力于魏碑,线条扎实气度纯正;其行书行云流水气势酣畅,间有放笔之作,亦收放有度;其隶书独具风格兼取各家,寻规之中植奇险,时而简牍笔意;其篆书圆润清婉一笔不苟,结体章法自创一格;其行草更见其率性,使转自如,妙理独运。
倪继周书画创作数十年来影响颇广,是国内外广泛认同的艺术家。 同时又是一位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倪继周老师的奥运情
倪继周老师非常热爱体育,对于各项体育冠军,十分崇敬,他总是说:"这是下过苦功的,值得尊敬"。
2001 年 7 月 13 日,北京时间 22 点,万众瞩目的 2008 年第29 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 112 次全会中揭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雄浑的声音宣告: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城市——北京(BEIJING)!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呼雀跃,顿时举国欢腾!
热爱体育的倪继周老师也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中国申奥的最终的结果,当一听到“北京”申奥成功,他激动得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当天夜里,倪继周老师为奥运献什么样的礼?一宿辗转难眠,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极妙的点子,第二天清晨,天还刚放白,就揉揉惺忪的睡眼、踏着拖鞋、摇醒睡梦中的妻子,激动的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就开始画以往历届的中国奥运冠军,争取在 2008 北京奥运举办之前,完成这些作品来向北京奥运会献礼。”
画奥运冠军,岂非易事!中国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名运动员得到了冠军。历届奥运的冠军介绍比较简单,相关的图片也很少;要想画好冠军人物,就要先了解冠军们的神姿丰采,而这些冠军中很多都是一舟没有亲眼见过的,或者都只是在电视上有过一面之缘。最关键的是要收集冠军们运动场上,和生活中的各种资料。然而,只是找到他们的肖像或者图片仍然不够,还要从中选出最能体现他们个人风格和神韵的形象,这些奥运会冠军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人物。不但要画得很形似,而且要画得神似,体现他们勇于拼搏的奥运精神。因此,这项工作对于一个民间画家来说,实属不易。倪继周老师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是 2001 年了,光是收集那些资料都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已是五十多岁的他,便下定决心,废寝忘食地投入了新一轮的“战斗”中。单收集中国历届奥运冠军资料,他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直至 2002 年秋天,他才正式开始投入中国历届奥运冠军的作画。
倪继周老师为了争取时间,仿佛是处于一种癫狂、极度忘我的状态。酷暑,热气腾腾,他几乎是不顾忌形象,赤膊上阵,甩开膀子作画,窗外蝉儿聒噪,他充耳不闻,日以继夜的熬在画桌上。老师的母亲知道儿子有这样的壮举,虽心疼儿子,但更支持儿子这样的壮举,她每天都来陪着儿子作画,并倒茶送水,用自己的审美观评价儿子的作品。
画好了每幅奥运冠军形态肖像,还要给每幅画配写诗文,倪继周老师又别出心裁地想出将冠军的名字巧妙地嵌入所题的诗句之中。写对仗工整的联句本来就非易事,而再要把冠军的名字镶到诗句中就更是难上加难。为此,他仔细琢磨,查阅大量的资料,将最恰如其分、最好的诗文写入每幅画中。134 幅图文并茂的奥运冠军书画作品,他持之以恒的一干就是整整七年。经过七年之博,他记录了从中国夺得奥运首金的许海峰到 2008 年奥运会之前的 134 名奥运会冠军的画作全部完成,兑现了他当时的承诺。这七年里的艰辛,旁人是无法知晓,只有他自己默默承受,他在这七年之中,几乎成了画痴。
倪继周老师经过七年的奋斗画了 134 幅奥运冠军图,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画坛上,还是中国体育史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顿时很多人士前来拜访观赏,很多画商得知了这个消息,便纷至沓来主动联系一舟,想给他在全国各地举办一个奥运冠军图专门的画展。
倪继周老师在奥运会前夕,2008 年 7 月 18 日,选择在故乡益阳市举办奥运冠军图首场画展。从 2001 年起,倪一舟陆续从报纸杂志上收集奥运冠军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成绩、性格、特点进行创作,他对 134 位奥运冠军的特点了如指掌,他不仅搜集了各个奥运冠军的照片,还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情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神。他一直认为,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奥运冠军,捕捉到他们最精彩的瞬间,画他们才会出神入化。倪老师创作以奥运冠军为题材的作品 134 幅,已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完成,2008 年奥运会产生的中国冠军又正在构思创作之中。这些运动员题材的作品是在几十年书画基础上的又一创新,每一幅作品都作了绘画、书法、诗词三种传统艺术有机结合的尝试。
倪继周老师绘画力求形似追求神似,作品借用古今、中外多种情趣的艺术形式展现。传统的民族艺术将以别具一格的组合与奥运英雄们走进世界艺术之林。2008 年 7 月在益阳文化古城首展,获得了业内老前辈、同道友人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