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袁斯浪:再跨越再翻番 加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 互联网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斯浪就“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人民网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二十二冶的发展情况。
袁斯浪代表:中国二十二冶是中国五矿重要骨干子企业,历经近半个世纪栉风沐雨,目前已经发展壮大为以工程总承包、技术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和多元化产业为主营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近三年来,中国二十二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鲜明提出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长远目标,制定实施“两步走、两跨越、两翻番”的战略举措,在守正创新、实干担当中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比2018年,2022年公司新签合同和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0%,利润总额增长突破300%,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翻番增长,连续两年获评中冶集团考核A级企业,同获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两项“突出贡献奖”,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实现大幅提升。
人民网记者:请为我们介绍一下二十二冶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和亮点。
袁斯浪代表:三年多来,中国二十二冶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可以概括为“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二是坚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拓展特色企业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三年来,中国二十二冶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自觉坚持在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中当先锋、打头阵。建立完善“北拓南扩、南北并重”的市场布局,在深耕精耕京津冀区域的基础上,主动抢抓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机遇,2022年新签合同额突破千亿大关。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积极践行“质量强国”,以中冶新材料、河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90万吨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工程等为代表的数十项工程先后荣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是2022年度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两项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不但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更为各地持续提升发展高度和民生温度输出“中冶方案、中冶特供、中冶定制”,企业诚信美誉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中国二十二冶将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强企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建立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后打造了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国家钢结构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6个省级、3个中冶集团级创新平台。依托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钢结构制造中心、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和精密锻造五大产业八大园区,自主研发的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为代表的三类产品体系,助力中国绿色装配式建筑跨越发展;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钢丝预应力缠绕、重型装备压机制造及安装等多项自有核心技术,具有300毫米以下口径高温高压阀门多向模锻生产成套工艺技术及批量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填补了国内精密锻造领域空白,研制了大口径无缝钢管挤压机,打破了国外对大型无缝钢管的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西安三角航空设计、制造安装4万吨航空模锻压机,填补了国产大飞机关键部件制造的空白;创新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雄安容西1号砼搅拌站,成功实现“全智能无人值守、全标号自动配比、全过程绿色零排、毫秒级高精度生产节拍控制”,科技赋能工业产业现代化迭代升级,成为雄安质量、雄安标准和绿色雄安、数字雄安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文化自信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三年来,中国二十二冶锚定打造基业长青“百年老店”的战略目标,在继承发扬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文化理念,不断拓展风清气正、蓬勃向上、富有担当创造的企业文化新内涵,引领万余名干部职工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崇尚创优创奖、崇尚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核心的品牌文化理念”深入人心,雄安1号站、临沂优特钢项目亮相央视《大国建造》,邢台大吕棚户改造、沈阳牡丹园社区等多个项目被央视新闻报道;创造山东省“三个之最”的济宁跨线桥项目提前五个月通车;泰安中心医院、杭州良渚芯云、唐山中医医院迁建等多个项目代表属地标杆举办观摩会、媒体开放日;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和高质量品牌项目在各类检查评比中频频获奖,赢得社会各界对“诚信美誉二十二冶”品牌的高度认可。公司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先后授予工程建设企业信用等级AAA、工程建设诚信典型企业、工程建设企业星级认定(10星)等国家级企业荣誉称号。
人民网记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请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二十二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还有哪些动作和考量?
袁斯浪代表: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殷殷嘱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与党的旗帜同行、与党的使命同向、与党的号令同频。
坚定不移地走大品牌发展之路。通过“下游产业链企业对接提升再升华,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对接提升再升华,对若干项目共性特点和技术优势提炼总结再升华”深入推进大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培育打造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市场“单项冠军”和行业“头部企业”。
坚定不移地走大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加强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承担国家级“卡脖子”技术等科研攻关任务,积极抢占所在行业、所在区域科技创新“制高点”。锻造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专家型品牌,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力王牌。
坚定不移地走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之路。深入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专业、全层级的BIM人才队伍和 BIM 技术管理服务体系,把握市场先机,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电池、重型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力,抢抓机遇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中国二十二冶正接续奋斗“再跨越、再翻番”,同步开启战略转型新航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成为党执政兴国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