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推荐)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家——许泰学
- 互联网
许泰学,笔名许太学,1968 年生,广西大化县人。1994 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2009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出版有个人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许太学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河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山水画、花鸟画。
主要艺术活动:
2009 年在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09 年国画作品《氤氲之初》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
2012 年,国画作品《壮家晴岚》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2 年,国画作品《山明望松出雾迟》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 年,多幅作品参加“首届广西青年美术家学术提名展”。
2012 年,国画作品《雨洗高秋净》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2 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 年,国画作品《淡淡春风色》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花博——纪念恽南田诞辰 380 周年暨全国花鸟画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
2014 年,国画作品《日常如小年》入选“第三届全国少数美术作品展”,并获得铜质奖。
2015 年,国画作品《山的那一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15 年,国画作品《四季如春》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5 年,国画作品《山之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5‘万年浦江’全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6 年,国画作品《夏日闲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 “‘美丽南方·广西’中国美术作品展”。
2017 年,国画作品《日常如小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7‘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人物作品展”。
2017 年,国画作品《山之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重温经典’第三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
2017 年,国画作品《山之易》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中国画水墨大展”。
2017 年,国画作品《墟上小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9 年,国画作品《里湖年街节印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新意象——2019 首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
2021 年国画作品《繁花似锦》入选“雨花满天”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远看山有色
许太学早已过了伤春悲秋踌躇满志的年纪,有的是人到中年的云淡风轻与宠辱不惊。但是,一句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话语“都是画我熟悉的家乡环境”透露出:他对家乡有太多的话要说,可是真要他表达出来,他一定又不知从何说起。语言文字总是显得矫情,朴实爽朗的个性,看似洒脱的人生,许太学总是有些藏得很深的情感,这些情感说不得。
一向讷于言的许太学不久前说:“拿以前写生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相比较,感觉心很乱。”依然朴素的话中有悔、有孤独、有自我否定,更有收获的喜悦。半生“落魄”已成翁,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伯乐难求,知音难寻。许太学在绘画艺术上的探索,不可谓不艰辛;但这些话一旦说出来,又是伤老友的心,就此打住。
穿越时空,与古为徒,是许多山水画家的壮志雄心。师法古人,许太学也未尝没有下过苦功夫;但艺术更当随时代,一味摹古,对古人亦步亦趋,终究沦为画奴。
栖居林泉的许太学,在师古之余,更多的是师法自然。他对家乡的环境熟悉之至,对古人之笔法“浓淡干湿”也运得娴熟,写此家乡之景适彼胸中之境,其乐无穷。经年累月,许太学不知疲倦地对着家乡的一角山水一写再写,有过彷徨,也有过独孤求败。直到近年,其笔下挥写的家乡山水得以“脱胎换骨”,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山水画卷。远看山有色,平淡冲和。青灯黄卷下,一带江山,于己于人,足以为寄。
胡小龙
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