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志桐——新时代艺术名家展示

  • 互联网  

郁志桐,男,汉族,一九四二年生于上海。研究生学历,中国书法专业本科毕业,髙级经济师,原北京城建集团总经理,原北京统筹与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长。中国书协第四、五届理事。原北京书协副主席,原北京乒协副主席。北大新世纪书画院院长,哈佛艺术学院荣誉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郁志桐书法作品展,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录入了《奋斗百年路——共和国时代领袖》等近百部图册。

鐵晝銀钩窩勁道 碑帖雙修大手筆

--记著名书法家郁志桐

对于书法磨砺路径来说,宋人喜帖学,清人喜碑学,所以宋人书法趋意文雅,清人书法显观雄卓。能不能把碑帖两门的功力合为一体,形成书法既有文雅翩翩的风度,又有雄卓沉健的品格呢?这个应该是比较难的,所以当代一些书法家“以碑入草”或是“以碑入行”的笔墨探索都是失败的,显得不伦不类。但是著名书法家郁志桐先生则以非凡卓越的笔墨功力。一举突破了碑学与帖学的隔阻界限,成为碑帖双修双融的大手笔。

他磨砺书法,用功极深。书法悟性自幼年而显,痴迷翰墨已逾六十余载。六十年间,不畏风雨有阻,不避寒暑有碍,对历代碑帖逐一梳理,心追手临,积沙成塔。所观、所临、所悟碑帖数量,已是书法修炼者的极限丰硕。然而,在人书具老,笔墨尽得娴熟之际,他仍旧孜孜不倦,心倾碑帖无一日闲笔,通思彻悟无一刻不念创新,追求诸书皆成的全面品质,也功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就是这样一位艺术老前辈,让我们看到了艺无止境,功修极致的楷模风范。

他与一般的书法浅修者不同,没有绕开篆书一门。篆书作为诸书之源,要想成为书法大家,必然不能避开不修而成为书法修养的空白。郁志桐先生观泰山石刻,悟琅琊碑文,把秦风纂文的金石气度了然于心,然后修炼于笔墨,成为铁画银钩写劲道的法源基础。

另外,他的书法在劲道之法的汲取上,也有源于瘦金体和魏碑的用笔特征,落笔斩铁截钢,施墨力透纸背,瘦金韵味,魏碑劲健,悄入笔墨,所以笔劲千钧,透显力道。书法的核心精神品格,就是精气神,而精气神的写意构成,正是笔墨是否显劲。许多书法修炼者,磨修半生,不得劲法,就是因为他们的书法修养,没有像郁志桐先生这样对篆书和瘦金体、魏碑有通透的探究与磨砺。他的书法修养似乎是从冷门而入,事实上则是从正门而出。正宗主流的品格,就是因为把握住了书法流变进程的“总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郁志桐先生的书法造诣,已经超越了欣赏的平凡价值,而是界入了示范修炼的高度。

拥有了碑帖双修的丰厚基础,所以就拥有了诸书皆成的造诣成就,因为书法的全部机密都藏于碑帖两门。他是一位碑帖双修的大手笔,所以收获诸书皆成的造诣就是必然功。楷书写大唐法度,端正严谨,笔墨正大,颜筋柳骨,有瘦有腴。隶书以汉碑为根本,十碑全修,恣意融合,礼器碑的正逸与西狭颂的苍劲,综合一体,品格新成。行书则以二王书法自由潇洒的文人风度为核心,结合笔墨的时代气度,构建起自己的书法格调体系,成为当代文人书法功写文化的典范,以至于行书真若行云,似韵流水,风雅俊美,十分畅神。

铁画银钩写劲道,碑帖双修大手笔。他写草书,表质是笔法的娴熟,内质却是心法的修为,笔墨合以心绪,正是怀素醉意写自叙的天工佳能。一幅草书作品,总是在非创作的自由里,达成依书抒怀的真境界,状若龙腾凤落,也如惊雷奔石,天下无物非草书的境界,被郁志桐先生的笔墨尽情释放。草书节律,天歌而行,凡是大家,皆铸此品!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9 年 1 月 25 日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