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匠人之心” 锻造精品工程

  • 互联网  

●王宁

2021年1月22日,装备制造公司签约北京地铁12号线咽喉区2区、18区钢结构加工项目。北京地铁12号线项目总建筑面积634421.73平方米,项目体量巨大,劲性骨架用钢量约5万吨,总体钢材用量为11万吨,整体用钢量与北京鸟巢大致相当。装备制造公司主要承接此项目咽喉区2区、18区钢圆管柱和钢骨梁等结构的钢材采购、加工制作、运输等工序,工程量约19000吨。

地铁12号线位于北京市北部地区,沿北三环东西向展开,是地铁2号线和10号线之间的一条主干线。全长29.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21座车站。横跨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四个行政区。主要路段穿越北三环立交桥区,北三环沿线大小桥梁70多处,车站多位于桥区,可谓是“一桥一站”,有效缓解北三环东西向交通压力。

装备制造公司抓好过程控制,创新使用新技术与新工法,不断优化技术、质量管理过程,健全施工生产体系,技术人员加强对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管控,确保安全质量,以敢打、敢拼、敢干的过硬作风,缩短工序增产提效打赢这场攻坚战。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设计采用的管径小,管壁厚,材质强度高, 装备制造公司制造厂现有设备加工能力无法满足此工程加工需求,厂长盛吉同志召集技术人员和骨干工人,不分昼夜的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尝试解决加工难题。他提出可以用端头热的方法来取代传统四辊卷板机压头或留压头料再二次切割,通过此方法控制焊缝高度复圆的工艺思路,解决这个“卡脖子”难题。通过不断试验有效解决了此项加工难题,为公司节省加工费用600余万元。

北京地铁12号线咽喉区2区、18区钢结构加工项目以管型钢柱为主,母材厚度分为60毫米和80毫米两种,其中母材80毫米厚的管直径为1800毫米,厚度为60毫米,管直径为1450毫米。传统工序流程包括下料,卷圆,焊直缝,复圆,接环缝焊接,装内环板焊接,装外卡头焊接,打钉出厂。为避免后序工序窝工,埋弧车间主任户成才和技术人员,不分昼夜的采取新工序尝试解决难题。新工序采用单节管焊接,焊接完成后直接到电焊班组进行内环板焊接,再进行接环缝焊接,节省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他们又把传统工艺管内口大坡口,外部清根焊接,改成内坡口为宽20毫米、深20毫米,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打底不清根,同时外坡口角度改小,既满足焊接要求,又减少焊材填充量。采用新工序焊接每根管可节省1.5天工时,445根管可节省667.5个工时,按照每名电焊工人每天400元计算,共节省人工费267000元。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公司对每道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坚持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经第三方超声波检测所有焊缝均达到技术要求。在北京地铁12号线一系列精益求精的施工和对工艺创新、精雕细琢上,足以体现出装备制造公司的“工匠之心”。

装备制造公司攻坚克难,按期圆满完成了北京地铁12号线工程制作任务。有效缓解北京市北三环东西向交通压力,对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